2025-11-18
在教育中,我们常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保证学生的知识掌握,又真正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在博雅教学部的课堂上,答案清晰而坚定:课堂的核心,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多少。
在STEAM国际创新教育书院,这不是一个假设题,而是一封向所有学生发出的、真诚的“课程设计师”邀请函。
一张照片,可以定格瞬间,却装不下那一刻的空气、温度与心跳。 当镜头对准雨中的体育节开幕式,一位家长观察员这样描述她所看到的:“少年们的声音裹着雨雾撞过来,脆得像刚剥的糖。”这句带着清甜味的感触,恰恰点破了我们想讲述的故事内核。
近期举行的博雅高效课堂展示活动,示范了如何正确地“贴标签”。这里的标签,化身为“小组之星”、“管理之星”、“参与之星”、“精彩之星”。 这些“星”,不是评判,而是路标;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见证。它们指向的,是一种更加温暖、更具张力、更关注过程的教育评价方式。
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唤醒与人格的塑造。 在恩来教学部,我们始终相信:真正的教育,应当让孩子在汲取智慧的同时,成长为明事理、有担当、内心有光的人,无论未来站在怎样的舞台,都能从容发光,成为真正的“未来之星”。
在标准化教育依然占据主流的今天,知识的传授往往被分割在不同学科的“盒子”里。 然而,在STEAM国际创新教育书院,一场以“无界”之名,打破这些“盒子”的行动正在进行。
2025-10-29
近期,以一系列“问题导学”精彩课例为标志,巴川小班教学部的课堂正步入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新周期。这既是对前期实践成果的集中检验,更推动该模式在迭代中向更高水平发展。 "问题导学"在巴川小班的教学语境中,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它不是浮于表面的教育口号,而是真正渗透进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每一位师生的日常互动中。
当2025年9月,一份名为 《青蓝合伙人成长协议》 的文件被巴川小班的老师们首次签署。 我们看到了答案——能!
活动一开场,马伯庸就亮出了被母校珍藏的“黑历史”,瞬间引发了全场学生的共鸣与笑声。他没有谈论高深的文学理论,而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了自己真正依赖的成长秘诀——两套极其高效的学习方法。
2025-10-14
2025年10月15日下午,著名作家马伯庸将走进巴川中学,与大家共赴一场文学与思想的盛宴。我们诚挚邀请热爱阅读、钟情文字、向往创作的你,一同参与这场难得的“名家面对面”。
“一座简陋的窑洞,一面鲜红的旗帜,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共同铸就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响亮的名字……” 从重庆到河北,2028届小18班的朱禹诺同学跨越千里,在邢台抗大陈列馆前,连接历史与当下,发出青春誓言:“以抗大精神与新时代勇气,书写我们的新篇章!”
翻阅铜梁区教师进修校的九月教研日程,全区初中语文、数学、英语以及高中历史的优秀教师近日齐聚巴川,共同开启新学年区域集中教研活动。 为什么选择巴川?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一堂堂精彩纷呈的教研课里。
什么是教育最美的样子? 是在年轻的眼眸中看见未来的光亮,是在经验的沉淀中触摸教育的温度,是在师徒的握手之间,完成一场跨越时间的共鸣。
教育,发生在任何可能的地方 教育,从不应囿于方寸课堂。
巴川教师刘思源单刀破门,为铜梁火龙队锁定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