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重庆市教育学会阅读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第五届初中群文阅读现场优质课大赛重庆赛区决赛”落下帷幕。
我校2023届语文老师龙宛姗凭借《寓言情结设置之妙》这一课型,将群文阅读的魅力和阅读、写作的技巧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解读,获得现场评委的一致认可,最终在全市46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斩获大赛一等奖。
什么是群文阅读?
它的教学意义旨在何处?
大家不妨先通过一个小百科了解一下。
群文阅读小百科: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群文阅读的“议题”是指一组群文文本中蕴含的具有开放性和可议性的话题;“结构化文本”体现为一组文本围绕议题这个核心线索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理解结构”;“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即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共享智慧,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师生和文本的视域融合中形成共识。
四则寓言 讲好阅读与写作的奥秘
图 | 龙宛姗老师获奖证书
将视线转回到龙老师的赛课现场,在这堂《寓言情结设置之妙》群文阅读教学中,她采用类比的方式,以“蚊子与狮子”“小鹿的逃离”“压垮橄榄树的雪花”“赫尔墨斯的塑像”四则寓言故事,对阅读文本中的情节突转技法进行了详实而生动的解读。
蚊子可以叮咬狮子,却无法战胜比狮子弱小千万倍的蜘蛛;小鹿可以利用奔跑速度虎口逃生,却因鹿角太长被困在荆棘密布的丛林里……在一次次看似胜利在望的背后,却总伴随着一幕幕情理之中的蓄势与转折,这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寓言故事中的深刻含义,也让他们洞见到日常阅读中需要加倍留意的细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在组织学生进行类似的“突转描写”之前,龙老师还为他们总结出了“情节突转描述法”,即借助第三方角色、借助新增物品、借助自然环境与巧让期待落空的四个小妙招。
四次磨课 几经修改锻造精品课型
在一堂群文阅读课中,同时教授学生阅读方法与写作技巧,龙老师为什么有这样的安排?我们来看看她的深度思考。
龙宛姗
阅读与写作归根结底是不能分家的,如果一堂阅读课上老师只是分享阅读技巧,讲解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那学生就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
唯有将这些方式方法进行总结归纳,让他们现学现用、活学活用、临场运用在文本仿写和作文创作中,才能让他们真正掌握语言中起承转合的技法,从而加深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课堂上的行云流水,注定是用课下的百倍努力付出所换来的。龙老师回忆,在参赛前的一个月,她就和同事们开始准备了。
从确立教学思路、建立课堂脚本,到最终课堂形态定型、完成PPT课件,总共经历了四次团队磨课,期间更是有多次方向性修改,至于她个人在课下打磨、完善的小细节,更是数不胜数。
这次参赛经历对于已经在巴川从教已近七年的龙老师来说,无疑也是一次教学生涯中的重要蜕变和成长。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句话不但适用于演员
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老师
正所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教化育人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为师者锲而不舍,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之法
为学者方能势如破竹,一往无前习得更多受用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