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
刚跨出象牙塔的“大学萌新”如何快速融入巴川教坛?选调而来的青年才俊如何进一步在巴川绽放实力?年轻的老师们,快来看看你们加入巴川大家庭后将要踏上的“成长快车道”吧!
岗前培训
跟岗见习学着成为老师
图 | 2020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大会
毕业前的教学实习大多数浮于表面,巴川针对新教师跟岗见习就是为了让他们在真正上岗以后,站稳讲台,有效实施教育教学。
新教师跟岗见习是巴川国际教育集团整合旗下学校与专家资源,为新入职的教师们打造的成长计划。旨在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学科知识教学体系与巴川教育的教学标准,确保新教师能达到巴川教师的合格线,才能走上讲台。
巴川一直遵循“不培训,不上岗”“考核不合格,不能走上讲台”的传统,对新老师培养高度重视。从入职巴川到走上讲台,新老师们将在为期3个月的跟岗见习阶段里,接受听课评课、模仿授课、独立授课、自主学习及班主任工作在内的5大培训任务。
图 | 跟岗见习总结会上,新老师畅谈收获
在这高强度的培训中,学校会调集校内资深的学科专家与教育管理专家担任导师,对新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
巴川人视讲台为“神圣之地”,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非常较真,这种“较真”会让新老师们感受到“痛并快乐着”,而只有战胜了成长带来的“痛苦”,他们才能体会到初为人师的快乐,才算是真正迈过了巴川的“教师门槛”。
青蓝工程
师徒结对打通任督二脉
图 | 青蓝结对仪式上的合影留念
对于教龄在三年内或未完整带过一届初中的年轻老师,巴川每年都会开展“青蓝工程”,促成新老教师师徒结对,以“分类培养、分层评价、分步提高”为指导思想,以组建“师徒制教学共同体”为核心抓手,促使全校教师在“传、帮、带”中发挥个体力量,实现教学质量整体跃升。
在一年的相伴成长中,导师将帮助年轻老师优化课型课例、组织年轻教师进行中考题型研究、深入年轻教师的课堂,开展最直接的教学指导与教研实践。
图 | 学校会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成长交流会
这既是对年轻老师的回炉再造,也是对导师们综合能力的深度考量。在巴川看来,“教学”与“教研”是年轻老师必须在“再学习”中打通的“任督二脉”。
带师魂、带师德、带师能;学思想、学本领、学做人……在青蓝结对中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后投身其中再造新蓝,这也是巴川之师传承卓越、继往开来的“基因密码”。
多元平台
全心投入练就过硬本领
图 | “巴川全系”校本研修给予教师跨越式成长
跟岗见习让新老师具备了跨出“教坛新手村”的能力,青蓝工程带给了他们独立教学、从容育人的实力,而在常态化开展的多元教师发展平台中,老师们更需要全身心投入,去练就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
每学年开学前,巴川都会利用暑期时间对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充电”,从德育管理技能培养,到课堂教学技法培训,再到分学科进行针对性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案优化与同课异构教学预演……青年教师将在节奏紧密、内容充实的校本培训中获取满满干货。
在每年的巴川教育全系校本研修中,学校将邀请众多教育专家、业内大咖前来为老师们宣讲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巴川教师研究国家政策,解读课程标准,制定学科课程体系,打造巴川生态课程的经验和成果……
图 | 定期举办优秀班主任向年轻班主任的经验分享和交流
同时,巴川还会定期开展班主任沙龙,邀请校内外优秀班主任前来开坛论道,为年轻班主任指点迷津,大到班级管理、班级发展的整体谋略,小到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小技巧、小妙招,都能在沙龙里找到答案。
除了这些,学校也会不定期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教师个人能力和成长愿望,从教师队伍中选派出部分上挂老师,安排到年级组和部分处室进行锻炼,配合行政干部落实管理,学习管理才干。在此期间,学校将为他们拟出工作职责,明确岗位要求,安排相关干部作为导师对上挂教师进行手把手的帮扶指导,促进他们在新的平台上快速成长。
新老师的成长之路,既是循序渐进的,也是多路并行的。巴川坚信,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是牢牢绑定在一起的,他们相辅相成、相互助推,却并非一蹴而就。
只有把控好节奏,在教师成长的初期给予他们稳步前行的习惯,才能让他们具备稳扎稳打的能力,而在他们需要小步快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候,更要让他们练就起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精神与品性。
在巴川,老师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同样重要!学校好,是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