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构建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知识体系的策略
来源:教科处   作者: 章磊   发布日期:2015-11-30 08:49    浏览次数:

引导学生构建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知识体系的策略

章磊

摘要:在新课程目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改革,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形成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生物学知识归纳总结和内化,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本论文就以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为例,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进行策略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知识体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过目就忘的现象非常普遍。常常在第二堂课提问时,学生要么回答的支支吾吾,要么答的牛头不对马嘴,好像这些上过的知识就是新知识,即使回答对了也不能灵活运用,怎样解决这个教学困惑引起我的深思。

初中生物课本本身就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向学生讲解课本的知识体系外,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显得非常重要。本论文就以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为例,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进行策略研究。

一、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意义

1 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教师在进行“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教学之前,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第一自然段,提问:“地球上大约有多少种的动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了地球上大约150万中的动物,这样通过数据引起学生学新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接着追问:“那么这些动物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一类无脊椎动物,那么这些动物生活在怎样的生活环境,它们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又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呢?”这样一问顺利的引出了对各种环境动物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的学习。上述的学习先让学生从动物分类上构建起本章知识的知识框架进而构建知识体系。

2 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生物概念和生物理论

生物学中有些基本概念和生物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不能抓住其内涵。对此,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把前后学习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一同考虑,往往能帮助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如:在学习第三节两栖动物有关内容时,提问:“青蛙幼年在水中生活用什么呼吸?”,大多学生认为是用肺呼吸,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节中已学“鱼在水中用腮呼吸”的知识,学生就可以理解“两栖动物幼年在水中用腮呼吸”的概念。

3 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辨析和综合运用

教材各章有许多知识点,许多知识有非常相似,如本章中各种动物的特征知识点很多,代表动物也很多,学生在理解和记忆上难度很大,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习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两中动物时,但把两者联系起来,从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辨析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 强化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生物课上的知识本身存在内在联系,学生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就能发现这些内在联系,有利于他们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

5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在本章生物教学中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利用以前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本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之前,教师先鼓励学生联系《水中生活的动物》的知识体系,自学本节内容,之后再对难点疑点作一些剖析。这样做学生可以主动地发现陆地生活的动物和水中生活动物的的共同点和区别,从而完成了知识的迁移,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各种环境中的生物”教材的内在知识体系

本章内容要突出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从“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和“空中飞行的动物”来构建了教材自身的主要的知识体系,还对其他动物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两栖动物、节肢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等。构建知识体系时,学生熟悉教材自身的知识体系以至于不偏离主题。

三、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策略

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实施策略

1.1 课前整体梳理

教师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时,往往忽略了课前整体知识的梳理,而且不重视教材的自身的知识体系。课前整体梳理包括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梳理和学生对教材梳理。

生物新课改对一线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将课本核心自身知识体系加以梳理。其次,教师在对教材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时,还要特别注意到对过程要素的梳理,从而将跳跃的、分散的核心内容串联起来。第三对生物背景的知识加以梳理亦很重要。背景知识虽然不是重点知识,但学生若是不清楚,很难理解学习的内容,同时背景知识又不可能占用过多的讲述时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对其进行梳理,把要素整理出来,是有必要的。

学生梳理整体知识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让学生通读本章教材,指导学生自己简单梳理课本的知识体系,做到整体的把握,例如下表是学生梳理的知识体系:

表1 “水中生活的动物”知识梳理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水生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及其主要特征;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鸟和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节肢动物好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前知识梳理,能从整体上感知本章节知识重点和难点,在听课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和难点知识,学生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能够引起自己的对生物学的探索的兴趣。

1.2 课中引导

    生物体是有机统一体,各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之间都有一定联系。这就决定了生物学知识内容之间也是有一定联系的。本章知识介绍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又彼此联系。在学习本章各节新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进行联系,这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很有好处的。例如学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时,教材简单介绍了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还有海豚、鲸、海豹,这些动物都是哺乳动物,教材引导学生把这部分知识与下节课学习的哺乳动物联系起来,这样成功为下节课哺乳动物的学习作了的铺垫。又如在学习第三节两栖动物时,首先引导学生联系起第一节鱼类的特征,鱼类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两栖动物幼年也在水中生活,也用腮呼吸,这就完成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达到了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

1.3 课后小结

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本节的知识梳理,抓住本节的重点,这一章主要是学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所以引导学生联系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知识梳理。例如某学生对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的知识梳理如下:

         脊椎动物

(1)动物

         无脊椎动物

(2)水中生活的动物知识体系

             海洋鱼类:带鱼、鲳鱼

常见的鱼类

             淡水鱼类:青鱼、鲢鱼、草鱼、鳙鱼、中华鲟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表2 鱼类适应于水中生活的特征

 

上一条信息: 每个学生都是“明星”
下一条信息:做一个GPS式的班主任

 

适应于水中生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