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川中学 | 《春晖》“小作家”开启阅读写作“大讲堂”
来源:品牌宣传处   作者:    发布日期:2019-10-22 09:00    浏览次数:

一季落花,终是飘进了秋的门扉,秋风过处,五谷由青转黄漫天飘香……在这充满了收获与喜悦的时节,巴川中学春晖文学社开展了2019年秋季《春晖》优秀表彰暨通讯员培训会。本次活动旨在统筹安排校刊《春晖》的近期工作,宣扬“春晖”精神,鼓励更多同学投入到阅读和写作中。

活动中,初三年级主编刘红丽老师首先就春晖文学社在上学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她介绍,《春晖》由巴川中学、巴川小班两大校部共同编著,曾获得“全国最佳校刊”荣誉,每期刊印量近10000册。近年来,稿件质量日益精进、文句瑰奇、格意高远。

上一期“春晖杯”作文大赛,参赛人数达2333人,其中一等奖获得者2019级53人,2020级16人,2021级13人。同学们积极参赛,作品内容生动详实,展现了巴川学子非凡的文学素养与人文底蕴。

会议上,文学社根据投稿踊跃度和最终用稿数,评定出优秀个人和集体,并进行了逐项表彰和颁奖。随后,周心竹同学代表“巴川小作家”,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写作的奥秘——重积累、善观察,用想象力让文字飞扬起来,辅以优美精致的细节描写,用手中之笔,放送灿烂的青春之歌。

优秀集体表彰名单都在这啦~

2020届26班、2020届34班

2020届37班、2020届小11班

2021届5班、2021届16班

2021届小7班

“春晖杯”作文赛获奖者——蒋妮蓓

分享“阅读与写作”干货(浓缩精选)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写作的源头在于生活的点滴积累,尤其是日常的阅读。在巴川小班,我们每天都有30分钟遨游书海的阅读时间。那么,大家应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质量的深度阅读呢?

干货一:用心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读书时,我会专注于书本中,与作者一起感受书中的种种,恍若身临其境。阅读后,我会在我的批注与摘抄中思考并吸收他们是如何写作的的,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并进行仿写,仿写并不是抄袭,仿其形、仿其神,在一次次的仿写中逐渐的就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干货二:培养起自己的阅读习惯

阅读需要的是坚持,去找到书中的趣味。努力钻研,只要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每一本好书对自己所在的价值是不一样的。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两种交谈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正是我们要去追寻的。

干货三: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

当下正在倡导的“全民阅读”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阅读不止于在学校,在家里或者在外的任何空闲时间都可以阅读,阅读范围也可以广泛。在家,我会影响着我的妹妹去阅读与写作;在校,我向同学分享了我的阅读笔记和文章,我们会一起的探讨,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很好的氛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让阅读成为你我指明人生道路的一盏明灯,让我们在汪洋书海中纵情徜徉!

接下来,校长助理、教学研究室主任苟怀海老师以《学习大师们肖像描写的方法》为题,从抓特征到抓整体特点、再到抓面部异点,为大家献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写作指导课,参会学生反响积极、沉浸其中。

大会尾声,《春晖》总编徐智慧老师为大家布置本期春晖工作。她表示,《春晖》将为给巴川师生提供更多的写作能力提升机会,鼓励大家以阅读促进写作,在写作中进一步锤炼自身文学素养,以文会友、共同铸就更深层次的“巴川底蕴”。

巴川校刊《春晖》小百科

《春晖》创刊于2001年,每学期出刊4册,目前每期印制近10000册。刊物栏目丰富,内容多样。有教师专栏“教师文苑”,有诗词争奇斗艳之处“诗歌专栏”,“个性大餐”为封面人物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还设置了“考场专栏”,让优秀的考场作文为学生提供更多参考,《春晖》不仅有中文美文,更有“英语天地”。

春晖文学社每学期组织一次“巴川小作家表彰大会”。获奖学子才思敏捷,笔耕不辍。每学期还要组织一次“通讯员培训会”,以期文学社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春晖》为巴川系师生提供了文学创作的沃土,更是同学们展示才华的舞台。

上一条信息: 巴川中学 | 泰国学子造访巴川 淋漓尽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