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跨年,朋友圈又毫无悬念地被罗振宇的演讲《时间的朋友》给刷屏了。长达4个小时的硬核内容和他的语言魅力征服了很多人,罗振宇也扬言,这样的跨年演讲他要连开20年。
而小编几年前就转发了他的名言:做一件有价值的事,一直做,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
最近,巴川量子中学的同学们开展了流畅表达课的期末考核。看到经过一个学期“每天15分钟”的表达训练,孩子们的可喜变化,小编脑子里不由地就蹦出了上面这句话。
这就好比一个时间银行,每天存入15分钟,不断地重复,经由时间的复利影响,实现结果从量变到质变。
Part 1目光焦点&易陪同学
易陪平时很胆小,课堂回答问题都非常的小声,最开始流畅表达训练的时候,他经常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两手来回搓,眼睛斜视,不敢看老师也不敢看同学们,紧张着,怯懦着。同学们鼓掌鼓励他,他仍然不敢说话,甚至在台上发抖起来。我都觉得,他实在太胆小了。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对他的印象彻底改变了,他的声音洪亮了,说的内容清楚了,还敢于尝试了。
看了他的流畅表达,我收获很多,一个人最开始的糟糕并不可怕,只要愿意尝试,不断总结经验,一定会越来越好。
——谢钧畅
今天的流畅表达考试,让我非常震撼。
我坐在台下,当老师叫到易陪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便心头一紧。在平日里,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讲台上,他都不喜欢说话。如今在这么要紧关头,他敢说么?能说清楚么?
可是,我错了。
他站在台上,身子一立,直视前方,那一刻,便足够引起万千掌声。他开始表达了,虽然还是有一些口头禅“然后”之类的,但是他敢于说,声音还比较洪亮,不再像往常一样,老是在表达的时候向大家投来乞求的目光,他现在有自信和精神了,他不再逃避。
那仅仅一分钟的流畅表达,他成了我们三班的“骄傲”。
——石仲涛
因为是班级之间交叉考试,所以我并没有看到孩子们的表现,但是回来总结时大家说的东西让我很感动,这个流畅表达不仅让大家学会了表达,敢于表达,能够自信表达了,还让很多孩子从过程中收获良多,他们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前行。
大家对易陪的印象都很深刻,下来以后,易陪还主动来竞选班委,一个孩子由胆怯到现在想要主动为班集体做点事情,展现自己,我怎能拒绝这个善良勇敢的孩子呢!
——班主任:曾自由
Part 2神奇魔力&每天15分钟
体态站姿
手势眼神
上台演讲,真是一点不简单
流畅表达训练课是巴川中学小班教育的传统,老师们编制了专业的校本教材,将每天15分钟的训练内容进行了合理规划,“好钢用在刀刃上”。
翻看课程PPT,从一开始的“手眼身法体态语、 传情达意不能离”,注重体态、站姿训练,强调眉毛、眼睛的神态表情。
到演讲主题故事,要求:故事烂熟于心、分析性格特征、用心用情感人、把握人物对话、用好肢体语言。
最后,采取学生点评、小组互评的方式,加深对一堂课的理解和消化。
我以前说话敢于表达,但是不够顺畅,想表达的主题不够清楚,而且在台上缺乏和观众的交流。
现在明显有了很大的进步,说话流畅,明白了一个人在说话前要先思考,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然后规划出观点,围绕观点进行阐述,最后总结一下就更好了。
在台上发言,和观众有眼神交流很重要,上次老师讲了眼神交流的分类,还具体示范了一次,我渐渐学会了“环视”、“点视”,一次比一次好了。我的进步很大,希望明天能更好。
——谭皓峰
吴姝辉同学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个默默做事情的人,她寡言少语。她是一个喜欢用行动来说话的人。流畅表达的时候,我以为她会很快说完匆匆下场,因为她确实不爱表达。没想到,她走上台,侃侃而谈,声音洪亮,表情自然,观点明确。
原来不爱表达的同学也可以在流畅表达课上表达得很好。
——郭炫杉
以前在台下我有很多想说的话,但是一上台全部就忘了,恨不得拿个稿子上台直接念。现在在台上我也能表达清晰我的观点了,而且在说的过程中还发现新的思考。以前说话时候有明显的口音问题,现在不仅纠正了口音,表达中还会用动作去和观众互动了。
——陈雨杉
Part 34个月写完一本流畅表达记录本
除了课堂上的交流,课后总结也是必不可少。每天的表达训练课都有详细记录,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一路见证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与成长。
难怪,短短4个月的训练,便能让孩子们产生这么明显的变化,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期待“时间复利”带来更加惊人的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