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倡导新课改理念,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彰显巴川系青年教师风采,根据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计划,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 长: 张发光
副组长: 熊 军 周文强
成 员: 冉永华、周启华、蒋扬勇、李远成、令狐云国、刘开全、孟天才、龙 业、苟怀海、李明琼、吴传健、蒋金凤、梁世勇、刘 章、甘永伦、张成鸿、徐 瑶
三、参加对象
1.巴川系教龄1年以上,30岁以下(198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在岗高、初中教师;(建议:1.小学部由潼南校区单独举行;2.国高高中教师不参赛)
2.近五年内获得校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或市、区级现场赛课一等奖的教师可以不参加。
四、大赛时间
1. 初赛:2016年秋期第16-17周。
2. 决赛:2017年春期第3-4周。
五、组织办法
(一)分组:
初赛原则上根据高、初中各年级、学科及人数情况进行分组(具体名单、分组、决赛名额分配另附表),各组按不超过参赛人数的20%选拔进入决赛。决赛分学科、不分年级拉通进行。
(二)组织:
初赛由各校部按分组具体组织实施。初赛结束后,各评委组长要组织本组参赛教师进行点评。决赛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课题、统一地点、统一安排配合班级)。决赛前,各学科组要安排专人进行集体磨课,提高参赛质量。各组决赛结束后,教务处要组织本组参赛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集中点评。
(三)赛场:
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巴川中学高中部、初中部、潼南巴川校区设置赛场。
六、比赛要求
1.凡符合参赛条件的在岗教师必须全部参赛,不得无故缺赛。
2.参加初赛的教师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上课,参加决赛的教师在学校统一安排的班级和地点上课。
3.教学设计:①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②教学设计应与本学科重点课型相符;③独立设计,不能抄袭或者原文下载;④课件能与教学设计配套(无课件的除外);⑤活动结束后,把教学设计、课件等及时交教务处。
4.听课、评课:本学科人员参赛,该学科其他教师(含高、初中)必须参加听课、评课,教务处组织考勤,教师参与听课情况将作为学科组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七、表彰奖励
1.参加决赛的人员,根据教学设计及上课情况评定一、二、三等奖,其中一、二等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该组总人数的20%、40%。如果参赛水平不高,某奖项可以不评或少评。
2. 对获奖人员按学校教育科研专项表彰相关规定予以奖励。获奖情况计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纳入“双评”活动,并计入学科组业绩。如果无故不参赛,“双评”活动降档处理。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