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川中学2700余名学子完成了2023年的中招体考,经过这段时间的充分准备,取得了小班满分率85.4%、初三满分率71.4%的优异成绩!
事实上,一场考试的胜利,并不能完全体现巴川中学对于同学们体育教育重视。在巴川众多体育老师眼中,体育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校也将强健体魄作为学生培养的四大核心能力之一,并以此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奠基。
锻炼好身体,轻松拿高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85.4%与71.4%背后的汗水与坚持!
一起坚持 一起胜利
小四班罗远航同学与小七班张婧琪同学都是陈盼老师所带的学生。因为两名同学的体育成绩差强人意,陈盼老师在课堂上就十分关注他们。
“他们比较瘦小,爆发力严重不足,我为他们多安排了一些类似于跳梯子的训练,针对性提高爆发力。”陈盼老师说,老师们会根据同学们在日常成绩中体现出来的各项能力强弱,进行分层分项个性化帮扶——如果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就进行集中强化;如果是个体技术差异,再针对其自身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
虽然两位同学的基础不是太好,但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对于体考有着特别的坚持。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流下了120分的汗水,还让陈老师为他们布置提升计划自己进行课后加练。经过这段时间的刻苦努力,他们终于在中考中,拿到了初中三年,唯一一次体育满分。
分层分项 针对优化
鹏志班的王馨悦和陈彦杉两名同学则是立定跳远和实心球都还离满分有些差距。经过刘小瑞老师的专项诊断,发现她俩上下肢和腰腹力量太差,这才影响了最终的成绩。
“我们在日常的课堂上会针对同学们的表现加强针对性个辅,未达到满分的项目做个性化分析,找到原因和解决办法。”刘小瑞老师说,立定跳远一般会让同学们练习原地纵跳、展腹跳、连续蛙跳,实心球则是做坐姿屈臂撑、仰卧卷腹、跪姿前抛等项目进行提升。同时,年级还会通过教研会做专题研究,群策群力,优化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力争短时高效提升学生成绩。
有了针对性的计划,王馨悦和陈彦杉在课堂和强化训练中开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保质保量完成训练任务,对刘小瑞老师所讲的每一个细节都落实到位。最终,两名同学在体考中奋力一搏,都拿到了50分满分。
以体强体 全面提升
从35分到50分,小10班的董浩只花了从初三验收考试到中考体考这一段短短的时间,但其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得到。
“刚接到小10班的时候,我就对他印象深刻。”回忆最初接到董浩时,沈洁老师印象深刻,上课从来没站直过,验收考试实心球7.5m、立定跳远2.07m、跳绳190,如果是个女生,这个成绩还是可以的。可他是个男生,一定要挖掘出他的潜力。
于是,沈洁老师专门对董浩进行了总结,缺乏精气神、缺乏拼搏精神,一个高高瘦瘦、帅帅气气的男生,每个体育项目感觉都不行。为此,沈老师专门为董浩找了一个阳光自信、体育特别棒的“小老师”,并经常激励他跟着优秀学习,站出精气神,吼出新面貌。
慢慢的,董浩的变化在课堂上越来越大,加上他善于动脑思考,会观察模仿,成绩也就从35分,提升到了50分。
用心发现 积极肯定
每一位同学,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每一位老师用心去发现他们的优点,进行有效的引导跟教育。
孙丽霞老师的体育课堂上就有这样一名男生。初接触时,他自大,不听劝,跟你反着来,还曾当着全班的面把孙老师气哭。可孙老师并未放弃,暗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一段时间了解,她发现男孩的本性并不坏,只是喜欢做一些吸引老师注意的事情。
为此,孙丽霞单独找他交流、谈话,在课堂上多次表扬鼓励他,并在体育课堂上帮助管理。“这名男生其实体育基础很好,我就在课堂训练中给予他表现的机会。”孙老师说,经过多次的表扬,这名男生不仅不在课堂上捣乱,还会主动帮助她管理课堂,并在分层教学中帮助同学们进行提高。最后,这名学生不仅自己得了满分,还帮助班级其他同学考取了满分。
巴川体考
核心素养 细致规划
如上所说,巴川中学的体育教育绝不只是单单为了中招体考这一城得失,进行分层分项的个性化指导,进行三师课堂的针对性辅导,而是要为了让学生真正练就强健体魄,习得体育精神,养成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为此,学校将教育目标放大到了初、高中全学段,专门编制了《重庆市巴川中学校体育学科六年规划》,将初、高中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教材(含校本教材)、群体活动、特色活动、学月考核等内容全部规划在内,以此指导日常教学的顺利开展。
与细致入微的教育教学规划相呼应的是巴川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精细化培养。学校将体育素养的培养渠道划分为课堂教学和课余锻炼两个方向,采取双管齐下,“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进行优势互补。
课堂教学立足于“教会”,重点在于传授体育技能、知识、方法;课余体育活动和锻炼立足于“勤练”,旨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技能等进行锻炼、尝试、强化和提升。
同时,学校广泛开展和参与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或群体活动,立足于“常赛”,通过比赛展示运动水平、加强人际交流、磨砺意志品质、体现体育精神。
正如初三36班刘一菲同学在体考得到满分后在对吴波老师写的感谢信中所说的那样,虽然初一、初二都不爱上体育课,但在吴老师的教导下,在巴川体育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她慢慢找到了体育课的乐趣,找到了向上冲的动力和考高分的信心。
“体育课虽然很累,但我很喜欢流了汗、获得了进步、充满热血的感觉。”这是刘一菲同学在巴川中学三年的体育感悟,也是巴川中学在体育教育中最想教授给同学们的基础和道理。
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体考好成绩,自然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