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退出高考是利还是弊?
来源:教务处   作者: 张乾明   发布日期:2015-06-24 09:17    浏览次数:

英语退出高考是利还是弊?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     张乾明

 

摘要:高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高考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改革而改变。高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的充分理解,内容的取舍、方式的改变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坚守公平、公正和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和原则。英语退出高考,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英语退出高考利弊共存,要科学分析,广泛调查研究,择机试点,加以推广。

关键词:英语退出高考  利弊共存

高考是中国规模最大、年代久远、最具影响力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作为年轻人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能够磨炼青少年的意志,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形成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为农村学子改变自身命运和经济地位提供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科学公平的选拔,促进社会和教育公平。

2013年11月14日,北京市公布未来三年中高考改革方案,中考英语由120分减为100分,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引发广泛关注。方案公布时,“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总决赛正在北京举行,记者对114位参赛选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1%的学生认为中英文学习不存在矛盾,认为英语学习主要阵地在第二课堂,而非应试教育。

2014年来自教育部的公开信息称:从2017年开始,我国将实行新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增加语文考试分量,英语则不再作为统一的高考科目,而是改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一年二次考试或多考,以最高一次分数记入考试成绩,参与高校录取。

一石激起千层浪,记者随即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江苏苏州、南通及镇江市的调查中,76%的人认为英语退出高考会起到减负作用;在对辽宁、浙江的问卷调查中,42%的学生认为英语不应退出高考,34%的学生认为即使退出仍然会继续努力学习英语,有20%的学生认为自己会在大学里更加努力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毕业后打算从事与英语有关的工作,甚至为出国深造打下坚实英语基础。

记者在对波斯登国际控股集团的问卷中,有68%的职工认为英语很重要,英语水平的高低与薪酬高低有直接关系;有79%的职工表示,即使英语退出了高考,仍然会花钱支持孩子学英语;波斯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小平认为,英语退出高考后,公司对英语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不会降低,反而会更加重视。

赞成英语退出高考和反对英语退出高的人有着充分理由。

赞成英语退出高考者认为:英语退出高考具有破冰意义,能够提供渠道成才途径,推进教育公平,英语不好,只能上普通大学。

1、促进英语教育本质回归。教学过程、考试和评价的改革都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内容。课程教学设计主要解决三个问题:让学生到哪里去;怎样激励、指导、帮助学生到哪里去?如何判断学生已经到了哪儿?考试改革力度大,只能说明原有考试形式、内容等尚不能科学评价学生达到的目标情况,以及某些学科的考试权重在综合整体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中不恰当。考试政策是英语教育的“指挥棒”,对英语教学具有向导作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英语作为沟通交流属性大打折扣,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升学就业的“敲门砖”。应试教育背离了英语教育的初衷。英语成绩不纳入高考总分或不统一高考,有助于英语远离应试教育,回归交际工具功能,走出应试教育“死胡同”。

2、有利于促进教学和测试研究。英语高考社会化,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和机构在教学层面上、课程设置、师资匹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高考社会化,一年多次类似于国外的雅思、托福和BEC考试。但是国外有专门机构设计,比较适合他们国家的具体情况。所以,如何开展和设计英语高考社会化考试,就成了国内教育考试领域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3、体现公平合理,以生为本原则。一年多考,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权。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英语要求也不一样,各高校可以对英语科目提出具体要求,帮助学生规划自己参加英语考试的次数和考试成绩,量体裁衣,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减负,可以把精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去,这充分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性关怀,有助于考生舒缓考试压力,降低高考恐惧症。

4、中国英语教育本身问题较严重,效率低,学生学习时间与效率不成正比。学生从幼儿园到博士阶段,甚至考公务员、考职称,多数人倒在了英语面前。在教学资源和学习精力的耗费上十分惊人。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加强社会和各行各业的翻译对口服务,而不是选择全民终身被外语困扰。

即使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国家,英语也不影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门坎,而且在中国,英语并非官方语言之一,语言环境缺乏,过分强调英语的向导作用几乎是劳命伤财。作为对教育和整个社会影响巨大的高考,过去一味强调英语,引发了许多问题,如学生的英语好过中文,对英美国家的了解胜过对自己祖国的了解,导致个别人崇洋媚外,还有大批优秀学子,因英语不及别人,丧失了上国内一流名校,出国深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因英语成效低下而缺乏自信,影响了整体的发展。国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学生消耗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英语总体水平却远未到达理想水平。

5、英语培训机构是英语退出高考后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考试次数的增加,培训机构生源也会不断增加,而考生的增多,要求培训机构扩大规模,增加师资力量,研究新的培训项目与方式,这些转变,在创造更多机会的同时,也会创造更多的利润。可见,英语退出高考,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

反对英语退出高考的原因是:

1、英语的普遍性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比。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10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超过70个,世界上说英语的国家高达171个,在学和将学英语的人无计其数。在国外,你可以不懂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外国语,但只要你懂得英语,他们就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想干什么,可以毫无夸张地讲,英语就是“世界语”。 

2、英语是最重要的对外开放工具,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英语早已成为互联网中的主要语言,它是联合国六种工种语言之一,也是科学技术、国际贸易、外交等领域的通用语言,作为世界主要通用语言之一,会英语还能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世界各国展开各种经济技术合作,少走弯路。它不是简单的语言工具,更是了解、掌握、沟通、实行改革开放、实现四化及美丽中国梦之桥梁。

3、英语退出高考,国家花大量经费培养出来的专业教师或闲置或流失,一旦学校不把英语作为一线学科,减少英语课时,降低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因收入减少而流入培训机构或在培训机构任教,严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学生参加校外培训,学生家长不得不增加一笔额外的经济负担。改革高考英语政策的目的初衷是给学生减负,为了获得满意考分或为了达到较高等级。学生及学生家长将自发报考英语培训机构,在多次考试背景下容易造成“两级”分化。

4、谨防“知识贫富差距”。教育薄弱地区的英语教学,还会随着英语退出高考进一步被削弱,还会挤压“寒门学子”学习英语空间,而名校资源永远是“僧多粥少”,它们不会降低对英语的要求,使工薪阶层和农民家庭困难孩子被拒之门外,到时候可能从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变为拼名校,拼经济投入,最终变成“拼爹”,导致教育事实上的不公平。改革考试,看似可以纠正弊端,但也带一些更强、不可法控制的风险。

5、英语退出高考,英语培训机构可能是最大赢家。随着社会化考的进行,培训机构将如“雨后春笋”,不断增多,造成水平参之不齐,甚至漫天要价,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它会巅倒办学主体,学校被边缘化,成为配角,学生成受害者,培训机构成“香饽饽”。

6、无论高考如何改革,英语还是英语,它是流行世界,代表先进文化科技和潮流,易用性、实用性更强。就是高考英语不考,对于那些要出国、留学、想在学术上有所追求、有所造诣的人来说,他们还得拼命地学,你就是把它贬到末流学科,那也只一种形式,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还会是以英语为载体的,是我们非学不可的语言。

7、高考英语社会化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操作起来存在有效性、公平性,一旦进入考试,其保密性和公信度会得到保证吗?

英语退出高考,学生可以多次报考,最终以最佳成绩为准,对于英语退出高考,大多数人支持,也有人坚持反对,更有人认为弱化甚至取消英语是闭关锁国,与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格格不入,但是,它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阻挡,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逐渐适应并积极参与。英语退出高考利弊同在,但利大于弊。

最后,建议国家教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高考命题专家,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按照高考要求,作好每一次的考试命题工作。严格把关,严格保密,并逐步建立考试题库,使英语社会化考试象现在的高中毕业会考和高考一样更加合理合法,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更具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中高考改革利弊分析》(2013年11月7日)

《考试周刊》2014年8月

《昂立英语》2014年2月

上一条信息: 英语人机对话教学与考试策略
下一条信息: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的教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