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自然观与生态教育基本观点的统一与差异
来源:教科处   作者: 章磊 焦静   发布日期:2015-11-20 19:42    浏览次数:

浅谈老子的自然观与生态教育基本观点的统一与差异

章磊,焦静

摘要:老子自然观基本观点是顺应自然发展,尊重自然和尊重生命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生态教育的兴起,生态教育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本文从连中国和两者在尊重自然和尊重生命的基本观点上有着统一和差异性作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老子,自然观;生态教育;生命;

老子作为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开创了道家学说,其中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发人深省,成为中华民族的智慧源泉。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如何处理人类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从而诞生了生态教育。本文主主要介绍了老子“自然观”基本观点、生态教育基本含义,以及在尊重自然和尊重生命上统一于差异性作了简单的论述。

一、老子的自然观与生态教育基本观点解读

老子的自然观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展,道不依存于外物,也不受控与外物,这样的基本特性决定了“道”以“自然”为法的必然性,“道法自然”是指道顺应万物的发展变化而不加干涉,以听任万物依其本性而自生、自长、自化、自成为法则,亦即因任万物按照“自己那样”而存在和发展变化,道就是自然发展的规律[1]

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生态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灌输生态思想,掌握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技能,感受自然、亲近自然。二是指按生态学的教育观点,克服以往的灌输式教育一系列的不足所产生的新型教育理念[2]。概言之,生态教育的内涵是尊重生命、尊重教育和受教育的人,尊重他们内心的发展要求。

二、尊重自然

从尊重自然上,两者的观点是统一与差异。在《老子》中,“自然”一共出现了5次,《老子》全书中也通篇贯彻了“自然”的思想。老子认为要尊重自然的发展,尊重自然天成、尊重事物的天然本性等意思,不可人为的破坏自然的发展规律。生态教育理念就是要尊重自然,将生态保护意识渗透到教育当中,认为生态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对生命过程的一种体验,最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老子更多的提倡顺应自然发展不干涉自然,而生态教育的目的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

三、尊重生命

从尊重生命本性和和谐发展上,两者的观点的统一与差异。老子的自然观认为要不带任何主观目的,以一种恬淡朴素的状态,尊重生命的本性,按照因循事物特别是人的自然本性及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以道所体现的柔弱的特点和方式加以辅助、引导或变革,或者并不直接作用于客体,只是为其自然的发展变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老子侧重是“无为”,顺应人的发展,是一种无意识的改变。但“生态教育”对于生命的尊重,存在一种有意识的改变。生态教育将生态保护的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渗透教育中,用人性的思想和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3]。但同时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一切从人性的本质特点出发,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尊重生命的基本观点上两者存在统一与差异性。

总之,老子的自然观与生态教育在尊重自然和尊重生命上具有统一和差异性,教师可从中汲取生命的力量,改善我们现在的教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邦建.老子自然观简论[J].巢湖学院学报,2008,10(5):22-25.

[2] 沈月,赵海月.生态文化视域下生态教育的内涵与路径[J].学术交流,2013(7):209-211.

[3] 于海红,姜君.俄罗斯生态教育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3):139-141.


 

上一条信息: 寝室管理要做到规范有序
下一条信息:浅谈初中生物课的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