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厚霖“扶贫”阶段报告
(我的教育故事)
李永红
一、扶贫对象素描
瘦骨嶙峋、尖嘴猴腮的陈厚霖同学,实在可怜。
“病痛”像魔鬼一样缠绕着他,让他一天不得安宁。
屁股上仿佛生有疮,他总坐不住,磨皮察痒的,前踢一下叶涛,后挠一下刘黔渝,一不小心被英语老师逮个正着,弄到座位上像白杆子一样立着,丢人现眼。
嘴巴子好像被什么东西堵着,他总是憋得慌,不吐不快,自习课上也念念有词,一不留意被纪律委员抓个现行,弄到“主席台上”为大家站岗放哨,那滑稽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身子里犹如被万千条懒筋扭着,对该做之事,他总是磨啊磨,能把小女孩磨成老外婆。两个月背诵古诗五首,十分检测到手一分,气得语文老师差点七窍出血,一气之下,晚自习将其收监办公室。一向温和且笑意绵绵的老师发出狠话:“今晚你搞不定古诗五首,我就是深夜十二点也让你小子睡不了觉,回不到你的梦乡!”
大脑里可能装有“注意分散器”,他总是定时不定时不由自主掀动开关。数学课上,一会儿挠挠手,一会儿抓抓脚,手忙脚乱之后,抬头往窗外一望,开始和电子屏幕上的宣传语“鹊桥相会”,悠然自得。不妙的是,正当他面带猪相,心中嘹亮,洋洋自得之时,在黑板上板书的数学老师猛回头,窥得敌情,轻言细语嘱咐他下课后到办公室品茶说“聊斋”。
二、扶贫对策分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扶贫也要讲政策对策。政策英明,科学发展;对策对路,立竿见影。
政策也好,对策也罢,工作的前提是对贫困现状的准确把握,贫困原因的精准剖析。
贫困大约分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这大家都懂的,就是古语所言,吃了上顿没下顿,用现在词语言说,就是“低保户”。一种是精神上的,用时髦的话表述,就是穷得只剩下钱。
陈厚霖的贫穷,既不属于吃了上顿没下顿,也不属于穷得只剩下钱。他的贫穷属于另类——毛病多多,懒筋多多,脸皮特厚,比城墙转拐拐还要厚,典型症状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老师批评他,无动于衷,死活不吭声。放学后留下不准吃饭,未完成作业罚抄N遍,无所谓,要杀要剐,随你的便,有力气你尽管使,我不与你一般见识。对使出所谓杀手锏予以惩戒者者,他早是成竹在胸——你要明白,本人心理承受能力一流,已炼成超一流选手。
同学斥责他,不动声色。絮絮叨叨搞烦了,惹毛了,他就和你雄起,让你自讨没趣,还常常下不了台。他这一招鲜吃遍天,从小学一直用到现在,几乎剑剑封喉,屡试屡爽,到头来再有耐性的同学都怕他三分。就像街上的疯子,正常的人有谁愿去和疯子较劲?较劲的结果,最后是大家都分不清楚谁是疯子了,干脆把他们一起当疯子看。再傻的人也知道和陈厚霖较劲的结局,最终的结果是,大家相干无事好了,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惹不起你,总躲得起你。
初中生活也就才两个来月,陈厚霖的庐山真面目也不是一下就暴露无遗,他更没有像郭美美之流,直截了当,遮羞布都不盖一张,直截了当露出金字招牌“我是流氓我怕谁”示众。当大家慢慢掀开他的“盖头”后,发现这小子真还是“炭圆”一个,烫手啊。
刘黔渝胖哥,“初生牛犊不怕虎”,每日尽职尽责检查日记,抽查读书笔记,催三吼四,结果是吃力不讨好,尝尽了苦头。开始陈厚霖还唯唯诺诺敷衍说“呆一会”“呆一会”,渐渐地头也不点,话也不说,眼睛都不正瞧你一眼,让刘黔渝只好干瞪眼拿他毫无办法。最后还和刘胖哥惊天动地过了一招,让刘黔渝这小子最终明明白白:我陈厚霖不是半夜的桃子,好捏吗?
国庆节后,我也品尝到这小子的厉害。国庆大家七天,语文作业两个小时就可以搞定。课代表交来作业,陈厚霖大名赫赫在目。到教室盘问,说忘在寝室。我一根筋偏不信邪,发配他到寝室将作业捉拿归案,这倒好,他先生乐得逍遥,干脆来个人间蒸发——赵巧儿送灯台,一去不回。第二天上语文课,将他发配到办公室完成假期作业。好的,他干脆就和你玩起了老鼠戏猫的游戏,你到办公室去揪他,他早就料到你的这一招,跟班主任打过招呼,“吾去厕所也”,就逃之夭夭了。这一拖就是两三天,我总不能天天将他逐出语文课堂吧,那可是违背义务教育法的。违法的事,我还是不干为好。
事后一打听,这小子在江湖上早就声名远播,那名声比周立波、郭德纲、孔庆东等响多了。
小学时,不做作业,不交作业,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进办公室比进厕所次数还多。老师处罚,家长打骂,他已经练就了刀枪不入的功夫。你骂吧,你使劲地骂吧,他把你当发母猪疯好了,大不了他来个选择性耳聋。你打,可以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打我一下,我的身体也会反作用你,就像我也打了你一下,这跟我打你没有啥差别,要打你就“嘿石锤”,最好锤得眼冒金星,口吐白沫为止(说的是出手的人啊,别误会了陈厚霖哦)。
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对陈厚霖这样满身毛病的孩子,“强权”是没有多大效能的,“威武不能屈”是他们在生活中练就的特别本领。中医早就告诉我们,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医治他们的,改变面貌的,软化心灵的诸种方法,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中医方式的点点滴滴,而不是西药医治时的猛药大处方。
这就像南风和北风比赛的故事: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这就是有关教育的“南风效应”。南风效应告诉我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当我们将北风变成南风,将他们吹得暖呼呼的时候,他们这一块块坚冰就可能慢慢融化而不再那样尖利冻人。
此贫困症状概述分析是否准确,此疗救对策措施能否奏效,尚需实践检验。
三、扶贫主要措施
第一招: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是愚蠢的,但对待陈厚霖这类梭得比泥鳅还快的家伙,守株待兔不失为良法。
陈厚霖和我玩猫猫不是一回两回,多回了。
不信查查记录:
9月25日,布置两小题语文作业。26日检查,全班就陈厚霖一字未写。下午第四节,请科代表通知他到办公室完成作业,心虚临阵逃脱。
国庆节回校,检查作业,陈厚霖一字未写。追根溯源,在“太极推手”和“躲猫猫游戏”中不与我正面交锋。
面对这种“挑衅”,我无需斗智斗勇。用最简单的一招——守株待兔,就像武林高手,无招胜有招,一招毙命。
10月11日上午四节课未结束,我就到了教室门口,守株待兔,等候邀请陈厚霖到科407完成语文作业。
说明书第一道菜:为什么国庆长假没有完成作业?答曰:“因为我没有把《学习指要》带回去。”
说明书第二道菜:为什么常不完成作业?答曰:“因为我对语文学习不是特别感兴趣。”
不感兴趣就可以不完成作业,什么逻辑?莫非我不喜欢教书就不到课堂授课了吗?
再这样追问下去,怕要我的命吧。罢了,补上作业OK!
剩下得那点作业在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里,完成。质量好不好,不必深究。
今天来个守株待兔,就是要告诉陈厚霖一个信息,李老师有韧劲哦,李老师有的是大把时间和你“扭到费”!
第二招:打蛇打七寸
我曾经在教授《行道树》时,教给学生快速整体感知课文的一种方法——抓关键句迅速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课前让学生对了一幅对联:打蛇打七寸,读文读关键。
陈厚霖这条懒梢蛇的七寸在哪呢?
说曹操曹操就到,临近半期的一次语文模拟考试让我揪到了陈厚霖的“七寸”。
模拟题中的古诗默写,陈厚霖十分得了一分,在全班68人中“独树一帜”——不是红旗,是投降的白旗。
11月7日晚自习结束,我当着全班同学,放出狠话:“今天就是到晚上十二点,也要留下你背诵五首古诗,请寝室室长跟生活老师说一下,李老师准备留下陈厚霖背诵完了送他回寝室,请生活老师放心。”
狠话完毕,押解陈厚霖回科407办公室。
这老油条一改过往作风,两眼放光,手拿课本,摇头晃脑,旁若无人地开始背诵了起来。
我很是惊悚,太阳从西方出来了,扒鸡娃变成雄鸡公了?看来,睡眠剥夺这一狠招奏效,怪不得反贪局审查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