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等待
来源:教科处   作者: 张英   发布日期:2013-12-05 15:32    浏览次数:

学会等待

重庆市巴川中学2014级    张英

等待是一种幸福是一种美丽,在等待的过程中让人充满希望和憧憬。

他是一位安静的男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他很乖巧,对学习也很努力和认真,但是每一次的结果却不尽人意。他一直很苦恼,因此在与同学之间的相处也不是很融洽。但因为他的认真与勤奋,让我坚信他可以进步,他的发展空间很大。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我对他多了一份的关注,他也成为了我其中的一个帮扶对象。在一段时间的相处中,他逐渐对我多了一份依赖与信任,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会找我谈心。在每周批改家校联系本的时候,我会很认真阅读他们的心理话,很用心的评语。每次,批改到他的家校本,我就发现他真的也很用心把他一周的问题和困惑写下来,把一周的心里话全部透露出来,这让我对他更了解。从他的记述中,我看出了他的无奈与辛酸。他其实很努力的去与朋友交际,很小心与他们相处,但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相处没有那么容易,这让本来就像一个小孩子性格的他在生活中更难。虽然每次我都会安慰引导他,与他谈心。但是,我们只能在时间和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因为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学习也慢慢受到影响,特别是数学,他感觉很力不从心。终于在一次我查寝室的时候,他悄悄的给了我一封信。我回家后打开信封,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他发现自己的学习状况非常不好,数学这一课已经渐渐成为了他的绊脚石。对数学的渴望如同每天的睡眠,可是效果让人伤心。在数学中,几何是他的弱点,每次考试都会失很多分,他每次做几何题,他就觉得自己脑袋像生锈一样,灵活不起来。2、他总结了一下原因,认为是自己的知识面太窄小了,他的课堂也有点问题,老师评讲难题时,要么半懂不懂,要么是略懂后记忆也不深刻。如同汪洋大海,传递到他这里时就成了一杯水,他觉得是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正确。他不想自己的数学这样发展下去,哪怕一点起色也好。能考个好成绩(数学)对他来说,变成了一种奢望。在巴川,他渐渐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就好似在一条路上,别人在全力奔跑,他却在行走,如蜗牛一般。他很想在学业中突出自己,可每天穿行于几千多人的林荫道中,他显得很渺小。3、自己和家人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父母总说他是好样的,都希望有一天他会考进全班前十,自己也总是把自己想得太聪明,却没想到越高就摔得越重。他虽然有远大的理想,却少了脚踏实地的干,理想便为空想。他总结出自己学习不老实,总被分散注意力,专注度不够,没有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想一步登天。4、曾经无数次决定改正换毛病,但是“言没行,行没果”,所以他开始怀疑自己。5、由于考试地种种的不如意和生活中的种种忧愁,成绩的起伏不定,他开始多自己丧失的信心,快乐不起来。看了他的叙述,我感受到了他的困惑,孩子也许在最初还有一颗急于求成的心,但在重重的压力和次次的打击下,那颗心早已伤痕累累,不知所措。眼前的这个孩子,没有了信心,也没有了方向。所以第二天我找到他,相反我没有和他说太多的话,我知道说得太多没有用,我要从实际行动中去诠释对他的帮助和爱。我知道,孩子现在需要的是较长时间的付出,和付出后的一颗不急不躁的等待的心。我给他说了一句话:孩子,你的付出与勤奋,要用时间来证明,我们都要学会等待,老师和你一起来等待你的成功。

在后面的时间里,我对他的数学特别关心,他每次的问题都耐心解答,从每次测试中分析不足的地方,总结其原因,从每次的测试中帮助他重拾信心。在平时的作业过程中,只要遇到错题,我都要求他认真纠错。一周下来,他就发现自己的错误率很高,错题很多。他又有一丝动摇,他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自爆自弃,不想坚持。然后我告诉他,犯错不可怕,怕的是一错再错,我们要在纠错的过程中去总结,勇于去承担责任。在我的帮助下,他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他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认真纠错。最后他的错题集写得很规范,一直是班上做得最好的同学。慢慢他的错题开始减少,错题集也成为他宝贵的资料。就这样一学期,我们坚持下来了,到现在他已经养成了问问题,总结纠错的好习惯。

经过一年的时间,虽然他的进步并不大,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他慢慢对自己有了信心。他不再忧伤,他不会放弃,因为他已经在学习上有一种锲而不舍,不认输的精神。虽然一年的付出并没有多大成效,但是我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坚信良好的习惯是成功之首,所以我一直不放弃,等待他成功的那一天。他这学期来,他相比初一,又长大了一岁,习惯也在不断改进,因此,从开学到现在,他的数学一直在进步。每次的作业,他都追求完美,不是最好一定不罢休。作为老师,我一直支持他,他做得不好的地方,绝对讲解到底。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在期中考试中,他有始以来数学第一次进入了130分数段,有了一次的突破,我们更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在后面的时间里,我开始对他有些严格,我要求他开始独立思考。当他遇到问题,我不再是第一时间就解答,而是给时间让他先自主思考,然后再给予指导。也许是方式的突然转变,他刚开始不习惯,开始有些情绪化。他以为老师不管他了,对他不耐烦。他就对我有些不冷不热,不再天天围着我问问题了。并且有些讨厌我,故意避开我。所以我再一次找他谈话,我告诉他,老师是要解除他对老师的依赖情绪,要培养他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的逻辑思维。也许等待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付出与承受压力。他慢慢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开始习惯,尝试遇到问题先独自解决,逐渐他在思维上有了一定改进,对于他一直头疼的几何也不再那样吃力。在后面的时间里,他的数学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每一次测试都在一步步进步。数学这个大问题让他不再痛苦了,他也开始开朗了,开始与同学们交流。我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特意让他帮助其他同学,让他给同桌讲题,锻炼他的口才与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他更加树立了信心和坚定自己的信念。他就这样一步步改变着,我就这样等待着。最后在第三学月中他数学考了149分,当他知道成绩是真实的时候,他笑了,那是他成功的喜悦。那时,我知道他明白老师的话了,他已经度过难关,已经走向光明。我坚信有了这样一个曲折而又刻骨铭心的等待过程,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走得更远更好。

他的整个成长过程很让我深思,在这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中,他收获了信心、爱心、知心、独立、信念.......

学会等待,不管他表现好与坏,给他一个微笑,学会关心他人。

学会等待,不要不时的看他,给他一些空间,学会相信他人。

学会等待,耐心的让他向你倾诉,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树立他的信念,让他重新去追寻他的梦想。

是的,我们得学会等待,因为人生不是速度竞赛,人生有着许许多多的等待。学生毕竟还是学生,他们的成长和进步需要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付出和等待。再等一分钟,或许下一分钟,或许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感动。

 

上一条信息: 老师助你改变
下一条信息:陈厚霖“扶贫”阶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