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何大学问”
来源:教科处   作者: 张莉   发布日期:2013-12-05 15:34    浏览次数:

遭遇“何大学问”

重庆市巴川中学语文组 张莉

 

“何大学问”是初三(31)班的女生王苓吏学了《蒲柳人家》后,给自己取的网名。听说班上的另一女生谢卓耘的网名也变成了“一丈青”。这些90后,真的弄不懂在想些什么。

我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最让我头疼的是:学生的名字我总记不住。但是31班的王苓吏,我一次就牢牢的记住了她。这是因为她的一篇周记。

“开学一星期了,我们走进了初三,也换了一些老师,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那天,我们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上课铃响,老师走了进来,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任务:用10分钟背诵并默写《观刈麦》,全对的同学可以得到10块钱。一提到钱,全班同学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热情高涨的读了起来,可是有些同学就是对语文课提不起兴趣。金钱诱惑也没有用,比如我和我的同桌。

即使有金钱的诱惑,我们依旧无动于衷:在那里懒散地坐着,没有目的的看着书,读着书;有时看两句就和同桌说两句,有时干脆就在那里发呆。我看见同桌一只手拿着书,一只手撑着头,瘫在椅子上,半眯着眼,嘴巴一张一合,不知道吐出了什么字。他读了大约三分钟。嘴巴就停止了张合,一双眼睛无神的盯着课本,有时会转过头来和我开开玩笑,然后继续发呆。他的眼睛永远这么有型,感觉从来没有完全睁开过。他的眼睛很长,很像流氓兔。就是这张睁不开的眼睛为他上课睡觉提供了有利因素。他发了一会神,眼睛就开始住下拉,一直半眯的眼此时成了一条缝,连坐在一旁的我都看不出他到底是睁着眼还是闭着眼。但是他每一张嘴巴,就是睡觉的征兆了。他把眼睛一闭,嘴巴一张,就开始睡觉了。他睡觉时有时还会流口水,每次流出口水他就会醒。我呢,那十分钟一直在观察他。老师走过来我就会假装在认真的读着书。……”

那篇周记看得我“悲喜交加”。“悲”的是:那10分钟后,我在课堂“洋洋自得”点评说“31班的学生个个是财迷”,可以想见当时那两个“反动派”是多么的“不屑”。“喜”的是:我不得不承认这篇周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在作文点评课上,我让王苓吏在班上念了她写的文章,同学们都对她描写的同桌周豪大声叫好。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不再反感我。我也因此毫不费力就记住了班上两个学生的名字。

听班主任黄治明老师说,王苓吏这个学生性情乖戾,让我们在教学中尽量不要与她发生冲突,免得“引火烧身”。由于31班在5楼,我的办公室离得较远,所以在平时来我办公室的学生不多,我也没觉得她的“另类”。

有一天上完课,王苓吏来问我的QQ号,我给了她。结果31班很多孩子都加了我,但是网名太多了,弄不清楚是哪些人。在节假时,总有学生在QQ上问候几句,也倍感温馨。

在教完《蒲柳人家》后,有一天,网名“何大学问”突然发了一句“现在没了……就是离家出走了……”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我也没在意。又过了一段时间,又发了一句“对不起你了”。我努力回忆,谁对不起我啊?我突然想到在当天上课时,王苓吏和杨润两人多次讲话,课后被我批评的事。我马上回了“是王吗?”她马上回一句“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我想她是在用上课时间在回信息。于是让她大课间到我办公室来。她第一次来到我的办公室。

听她说,初一时,她成绩还不错,但初二时逆反期泛滥,她不喜欢任何老师了,态度非常恶劣,甚至拿着刀到办公室准备自杀。她还说近段时间,她遇到了大问题,又想自杀了……

在08级我当班主任时,班上的周玉婷经常闹自杀,弄得我一天都担心她,结果高中时她变得很阳光。看来一天闹自杀的孩子,并不是真的想自杀,而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我知道,孩子也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当她们的行为、行动不符合我们的想法和要求时,我们不能马上去否定她们,应该疏不应堵,不然她们容易产生过急的行为。

于是我耐心的听她谈她自己,该肯定的地方绝不含糊。

那次谈话后,我明显感到她在课堂上的变化,她也能管住自己了。但是,她稍微有点无聊,就会想到我,就会跑到我的办公室来找我谈心。我觉得她这样信赖我,本来是好事,但是过分的信赖,更不利于她的成长。于是她想和我聊天时,我就以工作太忙推掉。她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她的QQ签名写道:我还是很喜欢语文老师,但是我总是伤她的心。

从教二十年,我还是第一次遭遇如此“尴尬”的事情。我想,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和她交流?

于是她找我时,我就在她的QQ上留言,时时的鼓励她。

孩子,你虽还小,但是不能孩子气,因为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大家都不容易,多给自己信心哈。

每天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理由!

每个孩子将来长大,不管成才与否,但一定要成人,学会谦让、忍耐、宽容、理解、尊重、信任。

……

“何大学问”的故事还在继续,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孩子心灵健康的成长,我首先要改变自己,要给予她心灵成长的五大营养:肯定、自由、情感、宽容和梦想。鲁迅先生曾说过:“谁塑造了孩子,谁成就了未来”。所以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我们老师的天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我们将时时关注每个孩子,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的每一天都得到发展。

 

后记:

     寒假时“何大学问”变网名为“因物之相然”。在QQ上,我们聊到她的网名,聊到飞涨的房价,聊到她姐姐的婚姻,聊到她的“恋爱”……。开学前几天,她说她不想读书了,我回她:“我也不想教书,但我不得不养家糊口啊!”。开学那天,她来了,个性签名变为:求车祸,求一切非自然灾祸。开学后,她上课出奇的认真,我偶尔在网上表扬表扬她。今天,她送了我一本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确,是爱让女人美如人间四月天,于是林徽因留下了那绝美的诗句——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音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上一条信息: 夸奖是心灵的阳光
下一条信息:一名九年级学困生元旦假后“copy”作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