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是心灵的阳光
来源:教科处   作者: 何学勤   发布日期:2013-12-05 15:47    浏览次数:

夸奖是心灵的阳光

2014级  语文组     何学勤

主题:

习惯差、学习差的“双差生”常常会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效果,为师者常常是对其严厉指责,而责骂之后是导致“双差生”厌学,导致师生关系恶化。而什么是改变“双差生”的良策?是夸奖!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夸奖,真诚地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他的行为日趋规范。同时,为了不辜负你的赞扬,他会在受到赞扬的这些方面全力以赴。夸奖如阳光,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从而引发出“双差生”的潜力。

背景:

他——李俊,12班一个大脑袋的男孩,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狡黠的眼神,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他却偏偏就是习惯差、学习差的“双差生”,常令我头疼不已。

你看,上课都已经五分钟了,他还埋着头在一堆凌乱不堪的书丛中翻找,原来课本不知扔在哪儿了。找不到作业本啦,笔记本啦,笔啦,对于他来说已是习以为常。课堂上也是三心二意,一节课难得有十分钟在听讲。我看到李俊又在书箱里乱翻,引得周围的同学窃笑,我心里的怒火“腾”一下窜起来,但我强压怒火,眼睛瞪着他,冷冷地说:“李俊,请你来分析一下长妈妈的性格特点。”

只见他如遭了霹雳一般,浑身一颤,磨磨蹭蹭站起来却又支支吾吾答不上一句话,有的同学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我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又把他一顿臭骂,他耷拉着脑袋站在那里,目光在我的责骂中渐渐变得黯淡而呆滞。

至于作业,更是难得一次能完成,不是说落在寝室了,就是说我明明做好了的,不知怎么不见了。每一次责问,他总是找无数个理由来搪塞。我与李俊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我一看到李俊就头疼,而他呢,已有了厌学的倾向。

过程:

我不能让一个差生影响了我教学的情绪,不能让这个孩子因一时的不懂事而荒废了学习的时机,更不能因为一个差生影响了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我得寻找教育这个孩子的良方。曾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他苦恼,没少找他交流,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针对他那些种种问题要么加以苦口婆心地劝说,要么就是狠狠地批评,可这小子却是软硬不吃。当面点头承认了错误,可一走出办公室就什么也记不起了,毛病一个不改。

怎么改变他呢?望着这个屡教不改的孩子,我却一筹莫展。无意间在一本教育杂志上读到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赞美是照在人类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这引起了我的反思:我对李俊的教育方式多是说教和责骂,很多次都把他说得一无是处。也许,我的每一次苦口婆心的说教和责骂对他来说都是一次伤害和打击,我用言语的利刃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却反而抱怨“都是为了你好,你却不听话。”也许,我应该换一种方式来教育他。

以后的日子里,我不再埋怨他的不是,而是对他亲近起来。一次课堂上,我们在进行仿句练习,我看他昂着头很专注的样子,就请他来进行仿写练习,没想到他不但句式结构正确,而且仿写得特别优美。我趁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一番,并鼓励他说:“你真聪明,如果每一堂课你都这样专注,那你一定是班上的佼佼者。”他听了这句话,明亮的眼睛里闪出兴奋的光彩,这堂课他一连举了好几次手。                              

接下来的日子我对他更多了一些关注,可他却是时好时坏,心情好时基本能听讲,作业也能勉强完成,一不高兴或想玩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都一塌糊涂。有时候真是又想责骂他。这不,眼看要考试了,他却玩性大发,作业稀稀拉拉随便写了几个字来敷衍,看着他的作业,我气得够呛,心想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算了,懒得理他,谁叫他自己不争气,可又一想他毕竟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那么多毛病,不是说改就能一下子改掉的。平息怒火后,我把他再次请到办公室,只见他一脸的惶恐,我却一改往日的批评说教,而是冲他一笑,并端来凳子叫他坐在我旁边,轻轻地说:“你这次作业的字写得真不错,比好多同学都写得好,看来你是用心写了的。今天老师要在班上好好的表扬你,让那些字迹潦草的同学向你学习。”他有些吃惊又有些欣喜,继而是愧疚,红着脸说:“老师,对不起,我作业没写完。”我笑着说:“这样吧,你把剩下的补写好后,我再拿到班上去展览。你看行吗?”他兴奋地直点头。那次,他的作业完成得特别出色,班上好多同学都对他啧啧称赞。

结果:

虽然有时候这孩子还是会管不住自己,课堂上偶尔仍然会走神,各科作业多一点时仍然会落下一些作业,可我却分明看见了一个正在一点点逐步完善自我的积极向上的少年。我相信,只要对他不离不弃,多一点鼓励和赞美,他一定能在夸奖的阳光中健康成长。

有感: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树,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知识的沃土,需要能力的养分,更需要爱的阳光。作为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给孩子的心灵播撒爱的阳光,帮他树立信心,让他看到进步,赐予他成功的喜悦,让他在精神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学识和过硬的本领。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适当地赞赏对方,会增强这种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感情。你存在的价值也就被肯定,使你得到一种成就感。”

其实很多学困生并不是真的存在学习上的障碍,而是对学习的态度存在偏差,只要我们以无私伟大的师爱感化他们,就能够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只有老师的鼓励才是改变“双差生”的良药,只有老师的赞赏才能引导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摆脱学习困难的处境。作为教师,当我们面对问题学生时,不妨少一些责骂,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抱怨,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赏识,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温暖的话语拉近师生的距离,唤醒他们迷茫的心灵,为他们冰冷灰暗的心空带来一米阳光,让他们的精神能在夸奖的阳光中健康成长。

上一条信息: 拿什么拯救你,可怜的孩子
下一条信息:遭遇“何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