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青春 | 毕业盛典上那个笑靥如花的女孩,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了
来源:品牌宣传处   作者: 巴川中学   发布日期:2025-08-30 15:58    浏览次数:

自主青春

青春因奋斗而闪耀,榜样因拼搏而动人。

优秀毕业生以汗水书写成长,用坚持铸就梦想。他们或钻研学术,或投身实践,或担当使命。他们的故事,是青春的注脚,更是前行的力量。让我们从他们的奋斗足迹中汲取启迪,照亮成长之路。

2025巴川毕业盛典的聚光灯下,田周雨手持话筒,笑容自信,从容掌控着舞台。十几天后,一封从香港发出的录取通知书被送到田周雨手上。她如愿考上香港中文大学。

从舞台到名校,她的成长轨迹里,写满了巴川“自主教育”的烙印,那是多元发展的无限可能。

多元舞台的成长密码

融入日常的多维活动

翻开田周雨的成长相册,最醒目的不是厚厚的习题集,而是这些画面:

初中班徽设计大赛上认真画图的侧脸

高中戏剧节扮演角色时投入的表情

毕业盛典主持时温柔而坚定的微笑

"巴川给了我太多展示的舞台。"田周雨感慨道。初一参与班徽设计,虽然作品未入选,但民主参与的过程让她首次体会到"我的声音很重要";高中两次毕业盛典的主持经历,则让她学会在聚光灯下保持镇定。

艺术选修课让零基础的她爱上水粉画,戏剧表演经历培养了她的应变能力。在田周雨看来,巴川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兴趣班,而是将其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在这里,艺术节和数学竞赛同样重要,体育活动和英语演讲都是成长的舞台。"我们不是被要求'全面发展',而是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全面发展的机会。"

看似与升学无关的活动,既塑造了她独特的综合素质,也成为她申请港中文时的最强背书。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成长课

长成的是完整的个体

在田周雨的学习档案里,记录着巴川独特的自主教育体系。初中时那本蓝色"自主规划本"是她最早的启蒙,这个学校统一发放的本子,最终演变成她个性化的任务清单。"就像学骑自行车,先用辅助轮,慢慢就能独立骑行。"她这样形容自主能力的培养过程。

高三的冲刺班展现了更高阶的自主形态。在这个9人小集体中,同学们自发组织假期返校自习,形成了独特的"学习共生圈"——互相批改作文、分享资料、共同进步。"我们之间没有恶性竞争,只有互相成就。"田周雨回忆道。

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老师们的引导方式。地理邹老师会为每次进步写下鼓励便签;体育老师用"全能"来评价她,而非仅关注体育成绩。"巴川的老师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他们看见的是完整的个体,而非分数单上的数字。"

"抄题者"到"总结者"的蜕变

“笨办法”是修炼的开始

谈到学习方法,田周雨笑称自己“从最笨的抄题开始”。高一地理成绩平平,她坚持将错题和答案完整抄录,再逐步提炼成关键词。大半学期后,她的笔记从“大段摘抄”进化成“4字考点”,地理成绩也跃居班级前列。

全盘照抄期:工整抄写题目与答案,强迫自己完整消化;

提炼关键期:用4-5个字归纳核心考点,笔记从"大段摘抄"进化成"四字真言";

举一反三期:建立自己的"答题公式库",同类题型横向对比。

"自主不是不求助,而是知道何时求助。"高三时,她的课桌边总贴着便利贴:左边记录每日任务,右边攒着一周的问题清单。每周固定时间,她都会带着这些问题找老师讨论。

她笑称自己还有"偷师秘籍"——主动借鉴同学的优秀作文技巧,收集同学分享的高级英语词汇记忆法。"自主不是放任,而是知道如何借力。"这些方法最终淬炼成田周雨独到的学习智慧。

给学弟学妹的成长手记

兴趣不是负担,是学习的调节剂

劳逸结合才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主动沟通是打破内向的钥匙

不要担心“问蠢问题”,老师远比想象中更耐心

“分水岭”只是心理关

面对各种成长节点,保持自己最好的节奏状态,

高山也只是小土坡

如今,田周雨正在为香港的学习生活做积极准备。她手机里珍藏的毕业盛典视频,时常让她回想起在巴川的点点滴滴。"这些经历教会我的,正是港中文最看重的——不仅是分数,更是敢于尝试的勇气和自主规划的能力。"

在提倡“自主教育”的巴川,每个学生都在书写独特的人生答卷。正如田周雨所证明的:成长的道路从不是千篇一律的模板,而是由每一个人自主描绘的精彩轨迹。

上一条信息: 自主青春 | 从“中等生”到北大新生: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