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校时,大多数学生自律性弱、不具备高中学习所需要的自主能力。
三年后,高考班级平均分568;最高分629,排名重庆市第446名;2个孩子取得年级前十名……
他们的蜕变是青春无敌的最佳注脚,是青春无悔的完美诠释,更是关键时间遇到对的人的得天独厚。
孩子们说:幸好遇到你!
14年教学经验,8届高三一线经历,8年班主任生涯,让唐中粮老师有着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
唐老师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巴川教育的力量和温度。
01 严爱并济:塑造自律班级
唐老师深知一个有序的班级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
在有序的班级里,能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干扰,让孩子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这有助于他们克服挑战并取得成功,从而增加安全感和自信。
因此,自从唐老师接手班级以来,便致力于塑造班级的纪律与习惯。
班级成立初,唐老师便发现孩子们存在一些懒散和贪玩的现象。唐老师深知,要想改变这一情况,首先得立规矩,然后严格执行。
为了让孩子们快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他坚持每天提前到班,记录孩子们的到班情况。
这一做法不仅让孩子们意识到唐老师的决心,也让他们明白规矩的重要性。
当有孩子出现违规行为时,唐老师并不是一味苛责,他会先了解原因,给予他们解释的机会。这让违规的孩子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理解。
同时,唐老师会根据原因按照班规酌情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让学生们既感受到了人情味,也明白了规矩的不可逾越。
经过唐老师不懈努力和孩子们的共同配合,仅用了一学期时间,他们便建立了自律且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02 管到实处:让学习成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面对孩子们的学习习惯问题,唐老师采取了多种措施。
通过制定每科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具体到每一天、每一节课应该怎么做,引导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和耐心。
唐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孩子们:学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积累。
注重每一次考试后的成绩分析。通过对比班级与同层次班级、年级的成绩,找出优弱势。
他会明确告诉孩子们,班级是以历史为方向,数学将是孩子们突围的手段。
通过详细分析数学单科成绩对整体成绩的影响,指导孩子们如何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唐老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孩子们正在进行学习经验交流
如此,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还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唐老师告诉孩子们:我允许你们犯错误,但不允许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在唐老师看来,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说明孩子缺乏主观学习和改进的意愿。包容错误并给予机会能够让孩子吸取教训并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班级中的亮点,他会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和班级中的问题,他会采取提醒和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开始主动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及时复习和完成作业。
03 关注个体:信心铸成长
班里有个孩子因为之前学习习惯不好,总被家长贬低,导致他也觉得能学好是一种奢望。
然而,很多家长不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想变好,只是他们的心理跟不上身体的发展。
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决策能力,这使得孩子们在面对一些挑战和选择时,时常会感到困惑、无助。
然而,孩子内心其实都有一种渴望变好的愿望。他们想要得到认可,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想要在社会和同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个孩子也着急变好,却无法靠自己找到突破口,懵懵懂懂的冲与突,让孩子彻底崩溃,找到唐老师嚎啕大哭。
唐老师清楚事情的原委后,第一时间约见了家长。他直白地告诉家长:改变你的教育方式。然后花了30分钟,给家长看了孩子的每一次成绩,每一个闪光点,每一次进步。
之后,唐老师会用微信跟踪家长,督促家长与孩子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这个孩子也在唐老师的帮助下走出困境,从一开始的成绩倒数冲到了班级前15名,最终在高考中拿到562分。
在唐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积极请教各科老师
正是因为清楚学生拥有信心的重要性,唐老师特别关注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并努力为他们树立信心。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他会将他们努力学习的瞬间拍成照片,制成记忆册,并分享给家长和学生自己。
这些记忆册不仅记录了学生们的成长历程,也激发了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路上的偶遇、教室里的碰面……成了唐老师随时主动与孩子们聊天的契机。这种随时的关注和交流让他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需求和困扰,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信心,他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等待发光的星星
怀揣着无尽的潜力和可能性
即使他们偶尔的迷茫和挫败
足够的关怀和耐心
定能让他们绽放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