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讲堂 | 用最诗意的语言“说”出最坚定的文化自信
来源:品牌宣传处   作者: 巴川中学   发布日期:2024-10-17 09:43    浏览次数:

形成观点,流畅表达

让我们能够有效沟通

也是巴川培养孩子核心素养的要求

通过诗文鉴赏

激发孩子文化自信

用说题

让孩子乐于探索、勤于思考

做到有理有据、实事求是的表达

这次,他们用3分钟,一首诗

让表达变得简单

近期,清北学部以“品鉴诗文,流畅表达”为主题,开启了首届语文说题比赛。引导孩子将一首诗的阅读,转化成思考成果,并流畅、准确、优美地表达出来,让自己“懂”进阶为使他人“懂”,并通过表达,让他人理解自己的思维。

在“个个参与,人人锻炼”的理念号召下,清北学部初段的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他们跨越时间障碍,与古人相会于诗山文海;冲破表达藩篱,与老师同学相叙于文史苑囿。

经过小组初赛、班级决赛,最终有12名同学脱颖而出,走上决赛讲台。

六年级郭益铭同学带着大家细品朱敦儒的《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契合刘勰之“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郭益铭将所见之景与所抒之情相结合,分享自己的品诗心得。

初二的李星燃同学通过《庄子家贫》一文让同学们感受到庄子高明的说话艺术,从监河侯这一反面人物的角度畅谈启示。

初一的蒲晨熙同学将诗圣杜甫之名作《春望》与生活联系起来,分析其对现今的启示。

清北学子们在比赛中各展风采、百花齐放,以准确严谨的分析讲解、生动流畅的口头表达,令在场的观众陶醉其中,感受到诗文的无穷魅力。

重庆市语文优质课大课一等奖获得者、本次说课比赛评委之一的唐涛老师,在比赛结束后做了倾情点评。

唐涛老师

重庆市语文优质课大课一等奖获得者

本次活动为“说题比赛”,今天各位选手呈现的问题都是符合文本特质的,抓住文章写什么、如何写、为什么写的问题,在解读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文化自信、思维能力、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也就潜移默化地得以形成。

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清北学部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高素养,同时,展现出清北学部基于拔尖人才培养,践行学部提出的“做别人不会做、做不好、做不真的活动”的理念,鲜明的学部特色得以彰显。

说题,拒绝流于形式

台上3分钟的表达,对每个孩子而言,意义重大。

清北学部的拔尖学生培养从不是“纸上谈兵”,在不落窠臼中,培养出能读、善思、会道的创新人才。

将说题做为一项简单的作业布置给孩子们,最终只会让活动流于形式。只有将活动前后工作做扎实、落地,才能发挥活动本身的效果。

只有充分的培训、指导,让孩子体会到活动的仪式感,让他们从心里重视活动,意识到绝不是随便准备,大概说说,才能达成活动初衷。

说题指导第一步,选题有依据

选题越高级越好?自己感兴趣的才行?

接到活动通知的那一刻,很多孩子首先思考的是“如何选题”。

本次语文说题比赛与诗歌有关。中华诗词成果璀璨,如何在浩瀚的诗文中敲定选题,对孩子们而言,是一个难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明白,选题有依据。

就如考试题,并不是每一道题都是出题老师的原创,它有母题做为依据。孩子们在选题的时候,便需要从命题老师的角度出发,思考为什么选这个题讲。

在选题过程中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却又不能仅凭兴趣,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知识的沉淀情况、知识储备情况等维度去选题。

当兴趣与实际相左时,如何取舍,是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映射到生活中,就是一次关于成长的锻炼,一次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锻炼,这个锻炼超越了选题本身的意义。

说题指导第二步,展示有内容

说题并不仅仅是对表达的锻炼,还有对孩子全方位的培训指导。

选题明确之后,如何将选题讲懂,又是一大难点。

从读题、读图、读结论、抓关键词、发挥联想,到找到具体的突破口之间有逻辑可循。

孩子们在老师帮助下,将自己转化成老师的角色,小结解题思路,总结解题做法。

如何查阅、归纳资料,如何做PPT,板书展示的内容,老师都会逐一指导。

当确定了说题内容,孩子们开始“演习”,老师会从礼仪、站姿,语言的逻辑性、简练性、清晰度,板书、ppt、语言三者如何配合等方面做详细指导。

当孩子花费几天时间、大量精力去查阅资料、咨询同学、求助父母,准备说题比赛的3分钟内容,或许他们更能理解老师备课的不易,更能尊重老师的劳动成功。感恩意识也就由此激发。

说题指导第三步,预演有过程

孩子们从做好选题内容到进入决赛,还有一整个预演过程。

从同伴互讲到小组试讲,完全遵照比赛流程互讲选题,然后相互提供建议,做修改,完善自己的选题。

接着小组成员推选2名优秀试讲者进入班级决赛。老师点评,同学投票选出进入学部决赛名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只要说清楚自己的选题,还要为同伴作出合理建议。

整个过程中,有孩子对自己选题的讲解、小结,有对同伴选题讲解的建议等,过程中心理活动极为丰富。这对孩子思维、思想的发展,习惯的养成,都具有积极意义。

有孩子总结:当时很想放弃这个选题,但是我想我应该把它解决,我要把它解决。然后问自己,我要怎么把它解决,一路寻找答案,最终我成功解答了。

映照到生活中,当他们面对困难如何选择,是等待援助,是就地躺平,还是努力向上,挣脱困境?这个过程赋予孩子的意义,远远大于说题本身。

说题,意义远超说题本身

阅读,拓宽见识,锻炼思维。

表达,让对方在潜移默化中接纳认可我们的观点。

说题,将两者很好的融合。它引导孩子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关系,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让孩子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说题比赛,帮助孩子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增强孩子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学习效率达到几十倍的提升;师生角色的互换,让教学相长不再流于形式,限于口号。

相较于孩子在单向输出中接收单一观点,说题比赛需要孩子查阅大量资料,他们会看到各种观点、看法,形成属于自己的多维度、立体的认知,最终孩子会采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观点。

说题比赛基于问题提出,指向核心素养,立足个人素养,展现清北学部特色。

此次说题比赛承接数学说题大赛,为“博雅讲堂”活动翻开新的篇章。

本学期还将开展数学听力比赛,这是巴川全国首创的比赛项目。之后还会有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系列活动。

如果你也好奇数学听力比赛的样子,也期待孩子们下一次的精彩展示,那我们下次说题比赛不见不散!

上一条信息: 捕捉11只校园“书虫”,快来围观他们的“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