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再次聚焦巴川中学,这次是……
来源:品牌宣传处   作者: 巴川中学   发布日期:2024-10-17 09:04    浏览次数:

一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说:身体是1,其他是0,没有健康体魄,再多也是0

强身健体,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但是,应试教育却让体育教育变形

寻找教育之本,重回教育初心

巴川,将“强健体魄”作为四大核心能力

打造体教融合体系

不仅成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更是成为中国体育教育典范!

新华社记者采访现场

巴川中学作为体教融合的一面旗帜,再次受到新华社关注。

近日,新华社记者、铜梁区教委一起走进巴川中学,为全国中学体育教育,剖析解读“巴川体教经验”。

在全面了解巴川体教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教学措施、资源整合、亮点特色等内容后。新华社记者感叹:中国体教融合还看巴川。

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最近一篇关于体教融合的报道有这样的场景

“我常年在外务工,孩子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教练带他走上田径这条路,帮他提升专业能力,教他为人处世,有困惑他会去找教练聊聊。练田径后孩子越来越自信了,现在通过体教融合升学通道顺利进入了高中。”谈起孩子走上田径道路,重庆市巴川中学校田径队队员周正奕的父亲表示支持和欣慰。

“我的教练会陪我跑步陪我聊天,重视我的体育锻炼,也重视我的文化成绩,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还帮我补习文化课。”重庆市巴川中学校男子足球队队长黄洪章说。

“技术指导上很专业,生活上事无巨细,学业上也很上心。每次考完,秦教练都会去找班主任了解沟通队员的学习情况,他把球队成员对口升学的事儿时刻放在心上。”重庆市巴川中学校女子足球队队长廖芮琪说,自从铜梁区打通体育后备人才升学通道后,秦教练总算放心不少。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几个故事,正是巴川老师从专业领域指导、生活细心陪伴、学业给予帮助全方位为巴川学子做出的有力托举。

因为巴川学子的坚持不懈,巴川老师的无私奉献,巴川中学的全力支持,才有了巴川如今“体教融合”的累累硕果。

No.1     体教融合,成果可见

“强健体魄”是巴川四大核心能力之首。

“身体素质好,本身就是一种优秀”是巴川人的共识。

秉承“健康第一、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理念,巴川中学在体育教育上的成绩肉眼可见。

2024中考体测,巴川中学以小班学部49.45平均分,创新学部49.16平均分,小班86%满分率、全年级75%满分率再创纪录。巴川体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远超重庆平级水平。

在竞技体育领域,巴川一样屡获殊荣。

巴川田径代表队在全国俱乐部田径锦标赛中荣获4枚银牌、3枚铜牌。2003-2023年间,在重庆市各田径系列比赛中共荣获20金25银35铜。

体育舞蹈代表队荣获重庆市青少年国际标准舞锦标赛艺术团体第一名。全国拉拉操联赛荣获花球第一名、技巧第一名。2023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6个单向特等奖,团体第一名。

除此之外,足球、篮球、兵乓球运动也是全面开花,多次包揽市级、区级各种奖项。

巴川中学的成功绝不是偶然,而是体系的成功。巴川中学已经从教学、师资、活动、评价、体制等方面,全方位成为“体教融合”的典范。

巴川田径代表队

2003-2023年间,共获20金25银35铜

No.2     4个“1” ,体育超有趣

每天一节体育课、 每周一次课外体育活动、每月一次校际交流比赛、每年一次体育节是巴川雷打不动的日常安排。

三年近600节体育课。每周三节常规体育课、两节项目班课,坚持晨跑、课间操,让巴川学子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也为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

同时,巴川中学广泛开展各种体育赛事,做到周周有比赛。

每年都有近60场校级足球联赛,近20场校级篮球联赛。另外还有校园课间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单项挑战赛等。

学校项目代表队每月均会与巴川系、主城联谊学校的校队进行交流比赛。

巴川保持“常赛”状态,用比赛展示孩子的运动水平、加强人际交流、提高竞争力、磨砺意志品质、体现体育精神。

No.3    要因材施教,还要个个达标

在保证“4个1”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深化体育课堂改革,全面推进并严格执行分类分项的课内走班教学模式。

除每周三节常规体育课之外,安排两节体育项目班课程,开设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等项目。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学习,提升专项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爱好和技能。

在巴川,孩子们拥有自己的专属体质档案。

每学期巴川中学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质健康监测,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老师们会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针对性地予以指导矫正和强化。

No.4    扎实教学教研,初高一体化培养

每周一次体育教研会,过程扎实,结果有效。

巴川将细致教育教学规划贯穿初高中全学段,专门编制的《重庆市巴川中学校体育学科六年规划》,将初、高中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教材、群体活动、特色活动、学月考核等内容全部规划在内,以此指导日常教学的顺利开展,有效落实“初高一体化 ,六年一贯制”。

正因此,在巴川优秀学子风采墙上,才有了一大批这样的巴川学生:

吴胜港  国家一级运动员,清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罗   浩  国家健将级运动员,清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2021年全运会4*400米金牌选手,国家田径队青年队4x400集训队员;

庞钦宇  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国家马术队队员,目前备战2024年法国巴黎奥运会;

王嘉怡  国家健将级,全美青少年高尔夫总决赛第六名;

彭渝惟  国家健将级,国家高尔夫青年队队员;

蔡柏阳  国家一级运动员,入选单板滑雪国家集训队,重庆市第六届运动会单板滑雪项目斩获两枚金牌;

……

优秀学子的产生,得益于巴川中学全面实施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巴川体育教育优才培养通道。

在巴川教育体制下,巴川中学一直致力于扩容增效,整合体育师资与教练员资源。

巴川的体育老师大多是D级教练员,荣获过“全国优秀教练员”、“重庆市优秀教练员”等称号。

巴川还和社会各界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聘请专业教练,与重庆市体工队通力合作,为师资和教练员资源的整合提供支持和保障。

专业的教练团队能为学生设计、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训练和指导。

训练计划不只包含日常训练,还会针对周末和假期做训练安排,以便让孩子们能长期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正因此,巴川学子德智体美劳得以全面发展,巴川中学成为体育教育改革标杆。

基于当下课堂

锚定未来教育

不断深度思考和创新发展

造就巴川体育培养课程

在体教融合中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培养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以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

上一条信息: 中招体考,1411个满分之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