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川小班 | 让孩子在每一次流畅表达中自信成长
来源:品牌宣传处   作者: 巴川小班   发布日期:2019-10-17 15:17    浏览次数: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还提出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前日傍晚,在巴川小班2022届13班的讲台上,李仁航同学以“稻田里的守望者”为题,配合PPT上闪现着的一幕幕精彩画面,将袁隆平的故事娓娓道来,起承转合间的自然过渡引人入胜……

随后,“人民楷模”王启民、“空军英雄”张超、“诺奖获得者”屠呦呦等众多知名人物故事也在同学们的细致讲述中纷至沓来。你或许会以为,这是某个班级特地开展的演讲班会,但对于巴川小班的学生而言,这样的畅快演说,却是每天都在经历的“必修课”。

强健体魄、流畅表达、自主管理、合作学习,自打巴川小班创办以来,就着力于培养学生们的这四大核心能力。其中,流畅表达作为与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乃至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成因,巴川小班更是将其摆在了常态化的“显性能力”养成模块中。每天晚自习前的半个小时,各班都会派出4-5名学生走上讲台,运用他们亲手制作的PPT,在5分钟之内,绘声绘色地展开一段具备极高完成度的演讲。

“别看现在孩子们讲述的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其实他们在台下花费的功夫可是一点也不简单。”巴川小班2022届年级组欧阳老师介绍,在学校决定了如“怎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和国勋章背后的故事”等选题后,孩子们就要自行整合材料、搜索相关信息,做好演讲稿和背景PPT,更要巧妙构思演讲中的各个“爆点”,以求让自己输出的价值观和正能量得到听众们的认可和响应。

别以为台下的同学和老师只是“听个热闹”,同学们人手一册的《流畅表达记录本》可是描绘出了每个演讲者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每一段演讲结束后,同学们还会率先发表点评,指出演讲中的优缺点,帮助演讲者进一步提升流畅表达能力。

在此基础上,班主任也会对演讲内容以及孩子们的台风、语速、语调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以求让他们获得更为全面的进步。与此同时,巴川小班还会定期开展流畅表达教研课,围绕同一选题,让师生各自准备演讲内容,在讲台上展开“跨界版”的同课异构,学生和老师平等对话、互动辩论、各抒己见,更邀请巴川名师现场助阵,担任点评嘉宾,既让大家体验到淋漓尽致的思维碰撞,也让师生们在流畅表达中收获到一份自信的成长体验。

“常态化的表达能力训练犹如一场持久的‘化学反应’,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持续性助推作用!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发现娃娃眼中是有光的!”巴川小班语文老师舒伟重感言,流畅表达看似是一种说话和讲故事的技巧,实则是一个人思维结构、情绪控制、情商水平的综合能力体现。他相信,孩子们通过当前的流畅表达训练,将变得更加阳光向上、独立自信,具备更有深度的逻辑思维,而这样的优势也会持续作用于他们的未来发展。

上一条信息: 巴川小班 | 捧杯国际珠心算大赛金奖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