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川小班 | 蓝带青 老带新 师徒结对共成长
来源:品牌宣传处   作者: 巴川小班   发布日期:2018-12-14 16:25    浏览次数:

一出好戏,要有好导演

一部乐章,要有好指挥

一名好老师,也少不了好导师的指导

在巴川中学,针对入职三年内的老师与刚进入小班担任教学工作的老师,学校都会安排专门的导师,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结对,共同度过前期的“师者成长之路”。除了在教学工作上进行帮扶,这对特别的师徒还会进行对职业责任、岗位热情以及事业情怀的交流和促进。

老师拜师 敬茶礼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首先,学校会给新一届的“徒弟老师”进行专题会,让他们意识到“传帮带”与言传身教的作用。此后,学校还要组织专门的拜师仪式,让一众“徒弟”给众位“师父”敬茶,以成此礼。同时,学校还在整个一对一结对子的过程中,量化考核目标,让师徒结对的工作更加务实。

“师徒结对,就是有经验的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对子,并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指导年轻教师备课、听课、评课,在肯定他们的优点的同时找出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做好教学工作。”学校教学研究室周昌友主任表示,这一举措,不仅可以让年轻教师尽快入门、迅速成长,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还可以加速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拜师敬茶,自此师徒同行

35岁的徒弟 26岁的师父

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科目,巴川中学的师徒结对还涵盖了体育、音乐、美术等所有学科。而在本届师徒结对的老师中,最年长的“徒弟”有35岁,最年幼的“师父”只有26岁。虽然年龄尚有差异,但对“师父们”来说,收获的不单是一份聘书,更有着“弟子们”的尊重以及帮扶的责任;对“弟子们”来说,用奉上的礼物与拜师茶,就可以换回“导师们”不求回报的指导与教诲,何乐而不为呢?

“巴川的青蓝工程,并不只是传统意义的老带新,而是人人有进步。”周昌友主任介绍,这既是学校“青蓝”结构的需要,也是教师们成就自我,助力学校教学质量长盛不衰的需要。

一份聘书,一份责任

洋溢的笑脸,是师徒对明天的期待

师徒职责

师父

1.指导教师应将自己所积累的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完成培养任务。

2.每学期初,制订好指导青年教师的计划及具体安排。

3.指导青年教师制订好每学期教学授课计划,辅导青年教师写好授课教案。

4.督促青年教师顺利完成每学期2篇教学反思,监督青年教师作业批改情况。

5.允许青年教师听随堂课,每学期随堂听青年教师课不少于4节,课后及时评价,共同研究改进教法;每学期至少带青年教师一起听4次课,并指导青年教师写好2篇评课稿。

6.指导青年教师上好向全校汇报的公开课,指导教师要对教学汇报课做出客观、真实、公正的评价。

7.每学期结束前,写出本学期指导青年教师的培养心得体会或总结。

8.结对期满学期,辅导青年教师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弟子

1.青年教师应积极主动争取指导教师的帮助,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2.每学期初制定一个自我提高方案。

3.制订学期教学授课计划,认真备课,必须写出规范的教案。

4.认真上课,注意课堂信息的反馈,及时总结反思,每学期至少写好2篇不少于500字有一定深度的教学反思。

5.每周听指导教师的课不少于2节;每学期与指导教师共同听课4节,完成书面评课稿2篇,且每篇评课稿字数不少于500字。

6.结对满一年后每学期至少上1节校级汇报公开课。

7.每学期结束前,写好本学期培养心得体会或总结。

8.结对期满学期,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完成教育教学论文1篇。

上一条信息: 巴川小班 | 听了这个歌咏比赛,才发现初三
下一条信息:巴川小班 | 在巴川,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