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编顺口溜,突破重难点
来源:教科处   作者: 李国策   发布日期:2013-12-05 11:17    浏览次数:

巧编顺口溜,突破重难点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 2015级英语组李国策

在十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知识,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也借鉴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摸索了一些适合自己、也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本人突破本学期英语教材(人教新目标版)Unit5的教学难点,谈谈自己英语教学的一点体会。

在人教新目标英语教材中,前面的三个预备篇单元以及前面四个正式篇单元的句子都是使用be动词作为句子的谓语部分,即使偶有涉及实义动词的情况,都是被老师们作为特殊句子要求学生掌握。然而在教材Unit 5,开始出现实义动词的情况,虽然只是要求会用动词have/has来表达所属关系,不过在六单元就开始出现两种动词混用的情况。如果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没有掌握实义动词的最基本的用法,那么带着疑问进入Unit 6的学习,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两级分化,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没有入门就被直接甩在了门外,那是多么可怕的事。

面临这种特殊情况,询问了其他老师的教学思路,也不外乎就是老一套,跟着教材走,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觉得这样不行,必须再深入钻研一下教材,虽然整套教材的编写体系我弄得还不是很清楚,至少我可以把我手里的这本教材搞清楚吧?说干就干!花了几天的时间,把后面的教材和教师用书全部看了一遍,同时列出整本教材大致的编写思路和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分布及要求。发现后面几个单元又开始了动词的混用。所以我下定决心翻过这道坎儿。因为我明白这些虽然是初中生,但实际上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上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别,我还得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采用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教学方法去教学。

我又思考了一下前面几个单元的be动词的使用。我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先理解,后对应!孩子们倒是学得轻松,效果也很不错!不过此一时彼一时,Unit 5中肯定句使用这个方法倒是还有效,不过碰到否定句和疑问句,学生就会对那两个根本没有相对应的汉语意思的助动词:do和does束手无策!怎么办?还是得想想办法:先感知,再总结?这方法行不通,学生必然会出现这些情况:少数理解能力强,观察能力强的学生倒是能跟上来;一部分学生会学了实义动词的用法,然后就忘了be动词的用法;一部分会将be动词和实义动词的两种用法混用,乱用。要是出现后面两种情况,那对我们后面的英语教学不啻于灭顶之灾!因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这个道理:知识的先入为主!错误的想法和观点一旦形成是很难纠正的。

晚上下班后,我对着一张张已经写得满满的整本书知识点分布发呆,几天的苦思冥想还是毫无头绪,我决定换换思路!孩子们不是很喜欢前段时间我为他们编的一些关于英语知识的顺口溜吗?而且理解和记忆起来都很快!为何我不也给他们编一段或几段顺口溜解决问题呢?

说干就干!问题是这么编呢?这既要涉及到be动词在各种句式中的用法还要涵盖实义动词以及助动词在各种句式中的运用,并且实义动词还涉及到了特殊的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实义动词或助动词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情况!难哪!况且be动词本身目前都还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既要融合,又要体现它们之间的用法区别,这可太伤脑筋了!我在网上试着找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相关的顺口溜出现,越看越头疼,算了,求人不如求己!我又开始在纸上列出be动词的各种用法,然后再列出实义动词的各种句式!试图通过仔细观察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嘿!不动笔还罢,一动笔我就发现原来它们之间可以分开也可以用分类法,加上人称就可以分开,对!按人称来,绝对没有问题!

先从be动词入手!我就开始试着编了,但是怎么编,感觉都不那么琅琅上口,再反复修改,终于将这段编好了。

be 动词,很简单。 am 和I;is 和三单; are 和you 、复数连;

变否定,后加not; 变疑问,be 提前。 一二人称互相变。

读了几遍,觉得还不错!既包含了搭配和形式变化,还有特殊用法。我决定一鼓作气,继续编实义动词的,免得思路断了,不过实义动词的用法得分开来,还是按人称分类,很快我的实义动词的基本用法经过反复修改就出炉了。

实义动词,要作判断。 一般情况,动词不变。

否定句:do not,动词前; 疑问句:do 在前。

在这基础上,我编第三人称单数的特殊用法就简单多了,基本没怎么费力想,只是比照上面的用法就可以搞定了!

主语是三单,动词形式要体现;

否定句:does not放在原形前;

疑问句:does 在前,后用原。

经再三斟酌,反复推敲的顺口溜就这样出现了。高兴归高兴,还得加深学生的直观的理解。我决定把它们用到我的课件里去,再来一些相关的练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要好很多!事不宜迟,立马做课件……

第二天的英语连堂课上,我们先用第一段顺口溜对前面几个单元的be动词的用法做了总结。学生基本上朗诵两三遍就记住了!而且课堂气氛还很好。然后再进入Unit 5课文的句子操练,反复操练了之后,很多学生对实义动词have的各种句式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是还很容易混淆be动词时。我马上就用第二段顺口溜对实义动词的一般用法做了总结。并且换了其他的动词来操练,在顺口溜的指引下,学生也从开始比较生疏慢慢地逐渐熟练起来了。这时,我又开始在变换成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面对他们迷茫的眼神,我又适时引入了第三段顺口溜。在练习了几分钟之后,我又把实义动词充当谓语、主语为各种人称的都带了出来。继续使用顺口溜逐句解决!然后再混入be动词的情况……

这样,我通过编了三段顺口溜就让学生越过了那道坎儿,在后来的教学中和练习中,我发现那两堂课的效果真的很好,学生们绝大多数都没有出现错误!受此启发,我在之后的英语教学中是一发不可收拾,给孩子们编了很多关于知识的,关于方法的顺口溜。有的甚至只有一两句,有的是一段话,只要是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我都想法编写。而且还鼓励他们和我一起编。

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既不让学生觉得学习无聊,又能提高教学效果;既容易理解,还很好记,并且记住了就不容易忘记,看来,这次我是找对了方法了!

上一条信息: 在17步与170步之间
下一条信息:成功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