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 光
重庆巴川中学 熊玲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说文解字》
在我所任教的28班里,有一个英文名叫做 Nancy的女孩儿。她的中文名字叫瀑衣。当我从学生名单中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时,眼光一下子亮了起来,很是为它的美丽而有韵味所吸引。想想,瀑布似的衣服,或者说如衣似的瀑布,那样的美,真的是一种极致啊。我也深深地佩服她家长的文化功底和修养,能给孩子取这样名字的人,定是极有品味的人。
开学后,我迫不及待想认识这个有诗一样名字的女孩儿。可一见却很普通,黑黑的皮肤,像个乡下小姑娘。有些胖,这和当下孩子们心目中以瘦为美的观点自然是格格不入。总之,这样一个小姑娘,放在众多的学生中,定是毫不起眼的那类了,不会给你太深的印象,放在人群中,更不会受你青睐。我在名字和人对上号了后,因为是新生,又是学期伊始,事太多,也就没有多关注她了。
引起我再次注意她是因为她的英文名字了。我教英语有个习惯,总是会让学生选取个英文名字,一来好叫,二来让学生们有学习英语的氛围。那天我照着名单叫名字,叫到Nancy时,学生们眼光一变,愣住了。转而哄堂大笑,接着就怪模怪样叫起这个名字取笑,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小女孩儿有些黑的脸上很尴尬,更看到了她的难堪和紧张。因为不了解情况,我让她在答完题后就坐下了。学生嘛,总有些小秘密是不想让老师知道的。
课后,我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把她叫到了办公室,见她非常的紧张,我先给她说了学习上的问题,然后装着不经意的对她说:“Nancy, 为啥老师叫到你的名字时他们要笑呢,你做了什么臭事吗?让他们抓到了小辫子?”
结果她的目光变得暗淡起来,眼圈一下子就红了,一言不发,只顾掉眼泪。
我急忙安慰她说:“别急,老师给你做主,在班里受什么委曲啦,光哭,这可不能解决问题哟。”
在我的一番安慰下,她这才说出缘由。
原来,在我们班,同学们看到她的名字,便开她的玩笑,只读半边,念暴衣。结果,好好的意境没了,还很是恶俗,她就给气哭了。而她的英文名字,Nancy(南希) 本来也美的,结果学生说翻译成中文叫懒死。
想想,一女孩,被人说特懒,这面子上怎么放得下。无论谁,肯定都接受不了。
于是,我一边尽力开导,一边又鼓励她说:“他们说你懒死你就懒死了吗?你觉得他们的话真的是对你很肯定的描述吗?为啥不努力学,考个高分出来,让那群小子看看,你究竟是不是懒死的人!”
经过我的开导,她的情绪平静了。在期末考试中,她果然考得很棒。后来我在班上给学生们说要相互尊重,不能随意给同学取绰号,又不间断地把她叫到办公室,给她辅导,不想让她因为这事心上有疙瘩。这样,她也就逐渐将心思放在了学习中,每次考试都在班上处于中间的位置,较为稳定。
时光匆匆,转眼进入初三了。忙碌的学习使学生都像上了发条,每天睁开眼忙到晚上就寝,一刻没停。
Nancy再次引我注意,是因为她在第一次学月考试中被监考老师发现她考历史作弊。这可不是小事,在我们这样的学校,这样的事是很少发生的。学生们眼光又一次变了,看她就有点看小偷的感觉了。而且觉得她给班上抹了黑,怎么看那眼光都有些须鄙视了。这次,我也来了气,先把她叫到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一顿,然后给她讲了这件事的弊端和影响。她自己也意识到了错误,最后她保证说,再不这样做了。
这次事情以后,我在班上给学生做了思想教育工作。最后我说每个人都是会犯错,只要自己意识到错了,决定改,大家就不能老是逮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或者是往别人伤口上撒盐,那样你就是小人了。从此,学生们的眼光才柔和了下来,也不在Nancy的面前说这件事了。这件事后我给她讲了许多事和道理,并赠与她一句话:“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她听后,什么也没说,从此只看见她读书时纯粹而专注的眼光。
第三次学月中,她考了我们班名列前茅的成绩,稳稳地进了年级前600名了。这一次,同学们的目光变成了吃惊,变成了羡慕。
古人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我们要怎么样去引导他们,让他们从我们的言行中学到我们身上的优秀的品质,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思考的。
我在第一次和Nancy谈话后,如果没有对她进行引导,那么她就会处在嘲笑和自卑中走不出这个阴影,她就毁了。若是我没有对学生们进行引导,那他们也只会变得自私和自利。所以我认为学生遇到一位好老师,胜过读万卷书。老师应是学生们学习的引路人,但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该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每一天,每个学生,每个班级,他们都在你的影响下,逐渐地改变。你的言行约束着学生的言行,你的言行也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你是他们言行的模范和规范者。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