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质励新 融通赋能|巴川中学构建多层次教师发展体系,助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来源:品牌宣传处   作者: 巴川中学   发布日期:2025-09-02 16:42    浏览次数:

在这个蓄势待发的8月,巴川中学正在以“惟质励新 融通赋能”为主题,系统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构建涵盖新入职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管理干部的多层次发展体系,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从新教师16天“教学通关”之旅,到全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程;从学科组专题研讨、教材解读,到中招体考改革与校本教材研究……巴川以系统化、贯通式、长效化的培训机制,开启教师专业成长新篇章,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系统规划:

纵横交织的教师培训体系

“培训绝不走过场”是巴川中学一贯秉持的务实理念。本次培训构建了一个纵横交织、系统全面的教师发展体系,既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也覆盖教育教学的能力维度。

从纵向看,培训体系依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精准设计,分层推进:

新入职教师通过“跟岗实习+暑期培训+岗前强化”三段衔接和“每天一备课、每科一验收”机制,实现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的转变;青年教师依托“青蓝工程”加速成长;成熟教师通过轮训更新理念;骨干教师开展“领雁式”高端培训;管理干部则接受特色专题培训。

从横向看,培训内容多维覆盖、贯通融合,囊括五大内容模块:

全员通识培训聚焦AI教学、新高考等前沿主题;岗位技能培训强化班主任工作、课堂管理等实操能力;职业素养研修夯实师德师风与教育心理;学科专业培训(含艺体)深度开展教材解读与教法创新;各部还结合学段特点开展特色培训,确保精准落地。

这一体系既支持教师个体全程发展,又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是巴川中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贯通培养:

打破学段壁垒,新老教师一起“练兵”

本次培训深度践行“初高融通”理念,打破传统学段隔阂,构建贯通培养新范式。

贯通理念贯穿全程:在全员通识培训中,新高考专题讲座不仅面向高中教师,更引领初中教师清晰认识到初中教学在学生成长与升学链条中的关键基础作用,强化育人整体观。学科培训环节,各科目均采用初高贯通模式,共同研讨知识体系、能力衔接与教学方法。

新教师培训强化融通:新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本身即体现初高融通,涵盖师德修养、教学常规、学科备课到模拟授课的全流程,并通过随后的岗前强化培训聚焦课堂管理、评价激励及班主任工作标准等实操内容,助力其形成跨学段视野,同时,通过“导师制+集中培训+分组实践”,新老教师共同参与跨学段备课、听课与教学验收,形成了“新老融合、共学共进”的良好生态,切实提升了一体化教学效能。

专家引领:

前沿理念与实战经验并重

本次培训邀请来自上海、江苏、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十余名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与学科指导,他们将带来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通识培训中,既有上海市洋泾中学原校长王海平开展《AI赋能教学创新——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与学行动研究》讲座,为教师打开教育数字化新视野。

也有本校校长助理历史学博士单迎华,将深入分析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难点与突破路径,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实证支持。

学科专家现场指导

学科培训则分科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均由国家、省级名师领衔,如江阴市教研员、“精致语文”倡导者徐杰、扬州市数学教研员石树伟等,他们不仅传授教学方法,更亲自指导备课、现场磨课,确保培训“既接地气、又冒热气”。

04

多元形式+长效评价:

确保培训实效

巴川以“理论+实践、专家+同伴、集中+分组”相结合的培训原则,采用多元形式全面提升教师参与度与实践能力:通过专家讲座传递前沿理念,案例分享借鉴成功经验,分组研讨碰撞思维火花,实操训练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同课异构展现教学多样性,并以成果验收切实保障培训实效。实现“训中有练、练中有评、评中有进”。

同时,学校坚决摒弃“运动式”培训,致力于构建系统化、长效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过程参与(40%)和实践成果(60%)两大维度进行综合评估,涵盖考勤纪律、学习态度、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等方面。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专业档案,并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

此外,通过后续听课、访谈和教学检查等方式持续跟踪培训效果,确保所学内容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实现学以致用。

赋能未来:

教师成长终是为了学生眼里的光

"曾经站上讲台时的手足无措,已化作此刻的从容笃定。"一位新教师在结业分享中如是说,“在巴川,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力量。”

夏日里的淬炼,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技能的提升,更是教育信念的坚定。教师们的每一次进步,都将化作课堂上学生眼里的光。

巴川中学的教师培训从未止步。从初高贯通的培养理念,到长效化的评价机制;从知名专家的前沿引领,到导师团队的悉心指导;从引入专家到校培训,到走出去参与优秀的教师成长活动……

巴川正在通过系统化、贯通式、长效化的教师发展体系,真正实现“惟质励新 融通赋能”的培训目标,持续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巴川力量。

上一条信息: 自主青春 | 骆思羽:从仰望巴川到成为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