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思政 好校长
5月8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暨铜梁区第三届教育高质量发展校(园)长论坛总决赛隆重举行,成渝两地教育部门领导、思政教育专家、校(园)长代表及两地教育工作者共37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思政育人创新实践。
铜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廖英,重庆市教育学会监事长粟梅,重庆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戴戈出席论坛,并分别为大会致辞。铜梁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唐建民主持论坛开幕式。
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长需以系统思维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来自成渝地区的14位校(园)长聚焦课程创新、实践育人等内容进行交流展示。重庆市巴川中学校蒋扬勇校长以93.40分摘得特等奖第一名。这也是巴川中学连续三届摘得最高荣誉,彰显学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效。此次活动通过校际深度对话,为成渝双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思政之“魂”重塑教育之“形”
蒋扬勇校长以《建构思政育人“大模型”,定义未来学校“新样态”》为主题,以巴川中学校友墙上罗浩同学的故事开篇。一句“在我的精神基因里,永远镌刻着母校的思政密码。”引发了蒋扬勇校长对时代命题的思考:站在教育强国的历史坐标下,面对新质生产力与智慧革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校长,如何用思政之 “魂” 重塑教育之 “形”?
巴川中学以 “算法思维” 自我革新,以 “算力思维” 自我进化,以 “算量思维” 自我跃迁。
以算法思维革新育人逻辑,建构“大鸾翔宇”思政育人“大模型”,形成理论实践融合、校内校外联动、传统现代同频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以小班教育“精准推送”、STEAM教育“并行计算”、博雅教育“超频加速”,多元培育为核心算力;以弘扬一种思政精神风范、打造一个特色思政品牌、开发一套活动思政课程、践行一条思政实践路线、建设一个思政教育智库共同构成“五个一”工程长效算力;以家校协同,社会共育、大中衔接“多模联动”为融合算力。以算力思维进化实践根基,打造“超算中心”思政实践“新模块”。
以算量思维跃迁发展格局,开发“数据能源”思政提能“新效度”。算法决定教育能走多快,算力决定教育能走多稳,而只有算量才能决定教育能走多远。一所学校的多维样态应该指向落实思政核心素养的思政育人内容,应该指向自驱动、自适应、无边界的思政育人方式,更应该指向多维度、立体化、开放性的思政育人生态。
荣誉背后的教育革新
首届校长论坛特等奖获得者李明琼副校长
第二届校长论坛特等奖获得者郑伟副校长
巴川中学蝉联三届校长论坛特等奖,充分彰显了学校深耕教育沃土、引领区域教育革新的示范价值。从“五维”体系锻造自主能力,到STEAM跨学科实践激发创新思维,再到大思政教育涵养家国情怀,学校紧扣“培养什么人”的核心命题,构建“知识-能力-精神”全链条育人逻辑,为时代新人成长提供多元路径。
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位校长以“首席育人者”定位驱动创新。校长团队深刻理解教育精髓,精准把握教育趋势,躬身实践创新引领,将学校顶层设计与一线实践深度联动,使理论成果转化为师生成长动能。
“巴川样本”正在重塑教育生态。三届蝉联特等奖的荣誉证明:巴川中学无论是多年积淀的自主教育特色,还是创新引领的STEAM教育,或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大思政教育都是经过不断的实践检验和学术遴选的优秀教育成果,学校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齐头并进,共同向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而奋进。
当自主教育融入学生综合素养,当创新教育转化为实践能力,当大思政教育从学校教育升华为精神基因,巴川教育的价值必将融入每一名巴川学子的血脉中,助力他们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