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周末时间,生物老师罗亚和学科组的小伙伴们启动了她们谋划已久的一项活动,到“果之王”果苗基地开展学科研学活动,当然少不了那些生物课的“铁粉”们,出门忘了带他们,那是不行的!
提到这个活动,还得从年前罗亚老师和家人到果苗基地买果苗说起,选苗间隙,基地负责人热情地递上了橘子,让尝尝口感。正当罗老师要将橘子籽扔到垃圾桶时,负责人马上很稀罕地用杯子收集起来。
难道在这里橘子籽都这么宝贝吗?
“这有可能就是一个新品种!”基地负责人激动的说。
生物专业的罗亚老师马上反应过来,种子里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而成,这样的生殖方式具有极大的变异性,每一颗种子都有可能是一个新品种。罗亚老师也对此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种下去后如果发现品种优良,接下来会怎么做?”
“培育一个新品种,你们通常会花多久时间?”
基地负责人说:“如果是新品种一方面会广泛嫁接,另一方面会再与其他品种相互授粉杂交,一辈子能培育出一个优良新品种那也很不错了……”
这样的互动让罗亚老师突然想到八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第一章中《植物的生殖》刚好涉及到这些知识,原来课本上的知识就在身边,而且正在运用,如果带上学科组的小伙伴一起来果苗基地做个研学活动,那肯定是很棒的!开学后她和大家一商量,果然一拍即合,随即在第二个周末就联系了苗圃的负责人并带领对生物兴趣浓厚的同学一起开启了这次研学实践。
同学们看着长势正好的果苗、各种不同的嫁接成果欣喜非常,认真地做着记录。苗圃的专业人员带领老师和同学们选择沃柑作接穗,并强调不同生长程度、软硬、芽生长的状态、是否健康、如何修剪等等都是选择接穗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大家认真观察嫁接过程,砧木(香橙)的选择、切面的处理、塑料膜的捆绑方式、刀的用法、天气的选择等问题都是嫁接苗成活的关键因素。
这样的体验非常难得,参加研学的同学和老师们都直观地体会到实践操作和书本知识之间还有那么多被省略的精彩和未加思索的接受。下面看看他们有哪些感受:
到了基地实践后才发现,书本上的内容只是一部分,实际操作还有些出入。比如选枝的环节,即选接穗,需要考虑颇多的因素,例如时间、生长程度等,以及嫁接时对砧木形成层的处理,书中示意图为划成“T”字形,但基地的老师解释这种芽接方式实际上效率并不高。
嫁接时接穗上部形成层最好露出一点,更有利于之后的愈合,而缠绕要用塑料薄膜而非教材中的绳子,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嫁接植物的差异导致了这样的不同。
虽然第一次尝试嫁接,我还很生疏,但这次实地操作让我发现,说和做是两回事,看书和实践也是两回事,所以我们更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认识到更多差异和变量,这才能算是真正的学习与成长。
汤翊萱
2023届鹏志1班
在基地做嫁接时,我了解到许多课本上不曾提及的要点,例如:接穗软硬程度要适中,不能选虫爬过的;芽已经开始发育的不能选;砧木也要选择表面比较平整的;这些都属于嫁接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另一点想和大家分享的,便是书上的一句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大家真的知道形成层在哪里吗?
怎样才能使形成层紧密结合?
为什么在实际嫁接时并没有采取教材上的“T”字形切口?
现在我对“实践出真知”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收获了许多在课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对嫁接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张芷嫣
2023届鹏志1班
第一次在现实中去亲自接触课本上的事物,让我感受颇多,原来课本上或者课堂上描述的事情这么困难,需要自己专注十二分精神才能做好或刚刚合格。比如去掉砧木的小刺,心里认为只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亲自动手后才发现并不是那么的简单,只用了一点点力,就把树皮划出了一道大口,这样的事也让我明白了,实践比知识更加重要,所以对待生物或者物理这样的学科,要去实践,“实践出真知”,并且这次学习让我还知道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新知识和新事物,让我收获了很多,课本上相应知识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徐 丹
2023届鹏志1班
这次的嫁接观摩活动,不仅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了实际生产中的嫁接过程,还让他们有机会与富有种植经验的技术员深入讨论。学生在理论下实践,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从做中学,受益匪浅。
做为老师,我的收获不比学生少,不仅获得了更多理论知识,还能够将此次经验物化成为教学素材,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给学生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讲解。
此次亲手嫁接的果树,不禁再次让我感叹自然之美丽,生命之神奇,科技之强大,我们应敬畏自然,热爱生命,崇尚科学!
张琴老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质极强的学科,平时的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将实验融入课堂,体验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扎实运用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至关重要的一步。
牟佳乐老师
生物学科组的老师们在教学中还规划了其他与生活相关的职业体验活动,如“未来的我之生物职业初体验”实践课程中的美食家、园艺师、标本员、发明家、科研员等角色体验,很多实践都是同学们的平生第一次,充满期待和惊奇,大家通过角色的轮换也在一步步践行着“行走中的课堂”的育人理念。
生物学科最重要的就是让同学们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通过具体的学习和实践研究生命现象,养成理性思维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和生命观念,培养对生命科学的认知。今后学科组还将依托学校千亩开心农场展开更多的田野考察,深入生物生活环境,在大自然中获取更加鲜活的学识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