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川师者 | 程启禹:对于艺术来说,眼高手低要好过眼低手高
来源:品牌宣传处   作者:    发布日期:2018-12-14 15:33    浏览次数:

 “美术不仅是绘画,更重要的是要提升人的整个素养和形成比较完整的人格。”

     “对于艺术来说,眼高手低要好过眼低手高。”

     很有艺术范儿的程启禹老师课堂上总是金句频出。

    “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年度悬疑大片《无双》,郭富城饰演的造假天才画技无双,却缺乏创造力和一个完整的人格,最终走入歧途;张静初饰演的天才画家因为擅于发现美、创造美,最终成为享誉海外的艺术家。”

     程启禹说,“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我一直坚持的两个教学理念:一是用最专业的美术教育,帮助每个孩子塑造完整的人格;二是绝不能培养眼低手高的学生。”

艺术最有用

大家好,我是程启禹~

四川自贡人

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2016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古典美院格鲁仇油画研修班结业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重庆当代油画研究会理事

四川当代油画院专职画家

现为巴川量子中学美术老师

     关于艺术教育有多重要,我喜欢艺术家徐冰的一句话——艺术教育,应该是对人的质量的提升。

     他曾对自己的学生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每一件作品细微处的体会,通过交换感受的点滴小事,使我们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的人。使学生具有从事任何领域都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一种穿透、容纳、消化各类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执行的能力——最终解决的是作为一个人的水平问题。所以我希望你们:不管将来是不是做艺术,在任何领域都应是出色的、有创造力的。”

     过去和现在,社会上都有一些声音觉得学艺术没什么用,其实,艺术最有用,美育才是刚需。

     我想,这里说的“有用”并非是直接转换成物质的有用,而是被艺术浸染后拥有的一种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未来是跨学科整合的时代,创造力、想象力大于一切。

     艺术,是衔接各学科的一个纽带。未来的精英可能不是艺术家,但他们大多具备欣赏美的能力,具有艺术感。

     通过这些年的基础美术教学与个人油画创作实践,我也积累了一些艺术教育的经验与感悟。我个人认为艺术教育的根本意义不完全在于艺术技术训练或者说具体到画画技巧,目前高等艺术院校的培养方向也不光是要有画家、雕塑家还要有大量的各类设计师,现在设计都非常细化了,比如灯光照明设计、展示设计、珠宝设计……。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培养的美术人才特别是优秀的设计人才,其数量还远远不够。很多好苗子起步晚,启蒙美术教育深度不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在这里就会谈到中小学的美育培养,中学美育关键在于对人的素质培养,这应是一个该普及化的基础教育学科,也关乎着民族的文化提升。

     现在各种媒体上也经常听到关于社会审美的一些讨论,不乏有一些负面新闻,做为一个美术教育人感触良多。早在民国初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曾说过“以美育代替宗教,让每一个人的心中有美的信仰。”在中国推动生活美学,就是让中国人有美的信仰。静下心来,用心做设计。

     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有三个维度,即人们耳熟能详的三个字——真、善、美,真是指科学精神、真理。善指伦理道德,那么美呢?美其实就是指艺术,当然这里所讲的艺术不光是说美术还包括音乐、电影、舞蹈、戏剧、文学等等,那么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去教会他画什么,而是让他在艺术的学习与实践中,学会一种形象感知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并在对美的感知、感受中形成完善的人格,进而有更好的比较、判断、联想和创造的能力,更强的表达、表现能力。

    中学阶段,孩子们刚刚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心理、人格等等都还没有成熟完善。从美育这方面讲,孩子们刚刚脱离儿童视觉认识,理解力从平面感知丰富到三维立体甚至四维空间,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全新的敏感度,这个时候加以引导是最有成效也最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美术教育不仅能提升孩子们对生活的感知力,包括鉴赏一切具有品格的属性的事物,还能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观察力,保护他们的创造力,让孩子们变得更加敏感而富有新意。现在社会飞速发展,需要创新性的人才。国外很多国家比如韩国、日本、意大利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从小就带领学生在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品鉴大师们的油画原作,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大师生活年代期间的社会政治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艺术语言及美术史的知识。艺术课堂除了给孩子以美的理念、美的浸润,还努力提供更有效的知识吸收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就像蔡元培曾经说过的: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实际上,艺术从来都不仅仅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

部分作品

专家点评

尹丹(清华大学博士,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批评家,策展人)

最近启禹作品中也能看到一种叙事性或象征性。如作品中,鱼、针管、药用玻璃瓶等形象似乎带有一种指代关系,他无疑想进行更为深层的言说。作品有意通过一种他所喜爱的肌理效果来营造视觉上的真实,有时这种真实甚至显得相当“冷”,让人不寒而栗。

章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博物院副研究员,高级美术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当代油画院执行院长,四川现代新水墨画院常务副院长)

我和启禹结缘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古典美院格鲁仇研修班。在那里我们一起学习,回国后也在我们油画院一起经常做展览、活动交流。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就是他这个人对艺术很执着,很投入,对自己作品的品质要求很高。他的作品在图式、机理、笔触及用油的讲究上都看得出来对欧洲古典技法研究得很全面,是下了很多心血的,但他又不同于西方古典而是吸取了传统学院技法和他自己个人理解的当代表现手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魔幻的,带有装饰感的一种古典技法,一种有魅力的画法,这个我非常喜欢。这块儿格鲁仇老师也对他很肯定,我特别希望他能进一步再往下深挖,可能还有更大的突破、收获和意外的惊喜。

范美俊(四川大学教授、“第十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程启禹曾经是我的学生,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少年,在我的印象中他是非常用功上进而且是肯钻研的,他曾经长期在四川美院公共艺术学院任教,担任一些基础绘画课程。他有着极好的手感与扎实的基本功,近年来在油

上一条信息: 名校精英分享会 | 与耶鲁、哈佛“双料学霸
下一条信息:行走中的课堂 | 艺术教研组的“追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