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提什么勤俭节约?恐怕很多同学一听见我的题目就不屑地笑了,甚至嗤之以鼻: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我们的生活衣食无忧、富足丰腴,还提什么节俭?的确,现在的生活与以前的任何一个时代相比,实在是有了太多改善。爷爷奶奶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也早已成为现实,我们再也不必担心挨冻受饿乃至四处流浪了。可是,难道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就不该提倡节俭了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勤劳节俭的民族:春秋有季文子,虽贵为上卿大夫,却住所简陋、穿着布衣,才有了鲁国的富庶。明有朱柏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典范。
试问,当节俭被放入史册,当浪费成为了时尚,我们不该感到悲哀吗?
走进我们当中,也许这样的情况司空见惯:晴朗的日子,还能看见有的教室亮着灯;凉爽的早晨、傍晚,有的教室里的电扇还是马力全开;洗手处的水龙头滴滴嗒嗒地淌着水,来来往往的同学视而不见;空荡荡的餐厅,零乱摆着的餐盘里却还有许多的剩菜剩饭。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还清晰的记得,从嘉兴南胡的破旧船只到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力挽狂澜的遵义城头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决战到黎明前的歌乐山,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怎能让奢侈浪费凌驾于节约朴素之上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于耕种,如何能有收成?同样有了收成,挥霍成性,再多的收成都会在转眼间化为乌有。
节用惜福,爱物知恩。口说什么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从勤俭节约开始,实际行动比说言语都坚实有力。如若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节约行动,并持之以恒,建立一个节约型的社会,那么便没有辜负对于先贤的全部赞誉。勤俭也不仅关乎空间、也关乎时间,关乎整个社会的未来命运。当你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你的生命在延续,地球的生命也在延续,我们的生命也因此而精彩。
同学们,我们即将收获又一个金秋十月,愿你也收获一颗懂得勤俭感恩的心。十月的最后一天是世界勤俭日,让我们坚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注意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争做勤俭节约的模范。
在此,我向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1、合理、节约使用每一张纸、每一根笔,使学习用具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
2、上体育课、活动课前自觉关闭电器,做到“人走灯灭,人离扇停”。
3、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日子,尽量不使用日光灯照明。
4、提倡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用完水后,要及时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