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小班实验中学校初一10班的汪俊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流畅表达成为一种习惯》。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外交关系的新篇章。时任新中国总理的周恩来与尼克松总统见面时,他说道:“你把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就这么一句简单又不失风趣幽默的话语,却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不卑不亢和友好包容。
咱们中国有句俗话:“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兵”。从古至今,晏子使楚、诸葛亮“舌战群儒”、邓小平与“铁娘子”的“香港归属”谈判……都让我们体会到表达的重要性!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重视到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甚至将表达能力列为学校的考核指标之一。
因此,作为名校巴中的学子,除了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修养之外,高雅不俗的谈吐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我们小班每天开展的“流畅表达”训练就给我们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回想起我第一次上台时的场景,现在还觉得脸红。好在经过一学期的锻炼和摸索,我和同学们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
1、善于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借鉴他人说话的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课余时间别光想着看漫画、偶像剧,我们可以跟著名主持人学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2、勤于记录。为了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我们还应该养成勤做笔记的好习惯,这是为我们的流畅表达做铺垫,聚沙成塔,经过分类整理和加工,出口成章就指日可待了。
3、大声朗读。利用课余时间,大声朗读文章,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耳并用,既读准了字音又加强了记忆,还能培养语感,真是“一举三得”。
4、精炼语言。重复啰嗦的语言让人感到厌烦,太多的口头禅让人显得局促。因此,我们还应该注重对表达语言的简化和规范,从每天的日常用语、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方面入手,勤加练习,必定会有所改观。
5、自信交流。在流畅表达的训练时间里要想说的精彩,我建议大家先拟好自己说话的要点,一开始尽量详细,这样心中有了底气,自信就慢慢建立了。渐渐地,可以拟关键的短语、重点的词。这样坚持训练最终就能脱口而出了。
同学们,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追求进步,做好流畅表达,努力提升自我,打下坚实的基础,成就自己的辉煌!
谢谢大家!